2018年,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检察机关职能迎来重大调整。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检察机关坚决服从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坚持在调整中适应、在改革中创新,司法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稳步提升,各项检察工作实现新突破。
主动服务中心工作
去年12月24日,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的管宇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公开宣判,管宇等10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至拘役4个月不等的刑罚。为祸寿县多年的“砂霸”涉黑犯罪团伙被一举剿灭。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检察机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掀起凌厉攻势,去年截至11月底,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案件650件1946人,起诉387件2501人,累计移送涉黑涉恶犯罪“保护伞”线索47条。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严把案件质量关,确保每起涉黑涉恶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直接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检察机关着力优化司法供给,全力以赴服务“三大攻坚战”。围绕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严厉惩治非法吸存、集资诈骗、网络传销,以及“校园贷”“套路贷”等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的犯罪,去年截至11月底,共起诉412人。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惩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犯罪行为,去年截至11月底,共起诉95人;探索开展“司法救助+扶贫”工作,及时救助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679万元。
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服务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联合公安机关、环保部门共同开展打击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牵头构建长三角四省市生态保护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去年截至11月底,共起诉生态环保领域刑事犯罪123人。
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省检察院研究出台了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十二项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意见,着力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并且突出办案重点,严惩涉及民企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侵占挪用、假冒注册商标、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切实保护民企合法权益。
坚持聚焦主责主业
检察职能调整后,我省检察机关牢牢把握转型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和改进法律监督工作,着力打造刑事检察“优化版”、民事检察“强化版”、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升级版”。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去年截至11月底,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批捕刑事犯罪23743人,起诉49500人。全面加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069件、撤案1057件,同比分别上升79.66%、100.95%;纠正漏捕787入、漏诉1875人,同比分别上升67.8%、54.19%。持续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共提出抗诉386件,同比上升43.49%。
坚持对生效裁判监督、审判程序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同步推进。去年截至11月底,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行政监督案件8890件,同比上升109.6%;提出民事、行政抗诉案件232件,同比上升54.7%,民事、行政案件监督相对薄弱态势逐步趋于改观。成功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岳西县国土资源局与皖宜房地产公司行政赔偿纠纷案”,成为行政赔偿监督案件程序改革以来,省检察院抗诉成功的首例行政赔偿纠纷案件。
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加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去年截至11月底,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867件,其中诉前程序2694件,提起公益诉讼173件,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个消灭了基层院起诉空白点。特别是成功办理的“10·12”“1·26”跨省倾倒固废污染环境系列案,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我省检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改革、机构改革、智慧检务建设等,持续增强新时代检察工作动能。
司法责任制改革持续深化。普遍建立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头办案制度,入额检察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办案量占检察官办案量的70.4%。加强员额管理,稳步推进员额检察官等级套改、定期晋升、择优选升,严格落实员额退出机制,63人退出员额,实现员额动态调整、有序进出。组建各类专业办案组织3271个,新选任检察官助理393名,首次招录聘用制书记员1105名,配强一线办案力量。
内设机构改革落地实施。整合办案资源,实行捕诉一体,促进职能优化,重点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和检察公益诉讼专门机构、专业团队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高效的检察组织体系。改革后,全省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大幅减少 ,一线办案力量明显增强,实现了机构“瘦身”、履职增效。
智慧检务建设稳步推进。我省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政法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部署搭建三级检察工作网。深度拓展智能语音技术检务应用,成立“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首家挂牌实验室。(记者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