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讯 安徽生产、制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将有更好的质量保证。记者10月30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在发布会上表示,欢迎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黑作坊”,让假冒伪劣没有藏身之处。
力争形成一批安徽名牌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我省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质量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智能化、消费友好的中高端产品供给大幅增加,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供给比重进一步提升,安徽制造、安徽建造、安徽服务、安徽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产品、工程精品和服务品牌。
我省将增加农产品、食品药品优质供给,严格执行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我省将开展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养老、家政、健康、医疗等服务一体化发展,完善各项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智慧养老院,支持家政企业创建服务品牌。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命名和“旅游服务质量江淮行”活动,发布年度旅游诚信品质榜单。
内外销产品“同标同质”
“为什么很多人出国,喜欢买马桶盖、电饭煲这样的家电产品?其实很多产品就是国内制造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韩永生说,造成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国际国内产品的质量标准不统一。
根据《实施意见》,我省将坚决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加快标准提档升级。其中,将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活动,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我省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推动我省在核聚变、量子通讯、语音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销往国内外市场产品的质量差距。
请媒体多曝光“黑作坊”
我省将完善质量全民共治机制,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制度,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督促企业定期公开产品、工程和服务标准,严格落实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等制度,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没有挑剔的消费者,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每个消费者只要遇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就要勇敢站出来投诉、举报。请媒体多曝光‘黑作坊’等,让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藏身之处。”韩永生说,根据《实施意见》,我省将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举报维权、监督投诉各种渠道,完善质量信号传递反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