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徽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网上买菜正在成为生鲜消费的新方式——
“看不见”的菜市场 看得见的新消费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7-08 10:00:45 责编: 徐文娟

手机买菜正成新时尚

——线上线下互补,符合现代生活节奏,“互联网+菜市”受消费者欢迎

铝箔保温袋里裹着冰袋和基围虾、嫩绿的上海青用包装绳整齐地打成一捆、桌子一旁还放着几颗马铃薯和西红柿。7月2日上午10时,在合肥市经开区邓小姐家的餐桌上,这些食材刚刚由外卖小哥送到家中。“我刚生了宝宝,一家人都围着小宝宝转,哪有空出门买菜哦,还好现在网上也能买,半个小时就送到了。”邓小姐告诉记者,从怀孕后期到现在,自己使用一款买菜APP已有大半年,体验不错,每次都送货上门,非常方便。

7月3日下午6时,合肥市雍景台小区门口,像往常一样,54岁刘松杰下了班来到一家生鲜门店取了一袋蔬菜,回家做饭。“这是我昨晚用手机下单的,预约了下班时间来取。”刘松杰说,虽然离小区不到300米的位置就有农贸市场,但一家三口按点打卡上下班,工作日里都没时间去买菜,“前一天晚上想好第二天吃啥,第二天下班回家路上取,网上订菜挺适合我们这样的上班族。”

在这家店门口,站着不少等候取菜的客人,店内货架上摆着已经分拣好的蔬菜,工作人员小李正在忙着验证信息取菜。营业一年多来,像刘松杰这样的中老年顾客越来越多,“APP上经常推出特价菜、满减优惠券,有时候比菜市场还便宜呢。很多人以为网上买菜的都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做菜少,四五十岁的顾客占比也不小。”小李说。

《生鲜电商APP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5月生鲜电商APP安装渗透率4.95%,相比2018年1月提升了2.19%,渗透率仍有不断升高之势。从生鲜电商APP的分时活跃度数据来看,工作日休息日的趋势有较大差别。工作日活跃时间比较平均,在早上9点、中午12点会有活跃小高峰,晚上7点为活跃峰值。休息日主要在早上9点活跃,且活跃度明显高于日常。

随着互联网与生鲜行业的不断融合,“买菜”的花样越来越多。“1小时送达”“送货上门”“一站购齐”“半价福利”……伴随生鲜电商的逐步兴起,这些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单一的消费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线上线下互补、分层分流消费等多元化模式,才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愈发丰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葛晓滨表示。

线上菜市不断开“新铺”

——生鲜电商齐发力,丰富品种满足需求,多种经营模式涌现市场

土豆约250g/份秒杀价1元、精瘦肉约250g/份售价13.8元、蒜蓉生菜组合(蒜头1个+生菜350g)售价5.8元……7月4日,记者浏览京东到家APP中一家生鲜网店,各类菜品分类明晰,有的还贴心地搭配成组合套餐,有的已去皮或切块处理成半成品,方便顾客选购。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零售的年度总销售额达4.93万亿元,但仅有不到3%的交易来源线上,“互联网+菜市”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生鲜电商有着电商领域的新“蓝海”之称,随着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发力,社区生鲜店也抢抓风口,线上菜市“新铺”不断。

“目前,京东到家的业务覆盖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其中,合肥地区的生鲜业务覆盖主市区和周边部分县区,平台上有包括超市、菜市场、水果店等各种业态商家近1500家门店提供生鲜商品销售。”京东到家的运营人员廖小姐说,平台通过运用拣货助手等一系列的数字化管理工具,确保商家在15分钟内完成拣货配送,并通过对消费者的精确定位,推送用户地址附近3公里之内的门店,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将生鲜送到消费者手中。“从下单到送达在1小时内完成配送,骑手配有专业的载具,比如保温箱,涉及到冰品也会配冰袋,保证食材新鲜。”

每到夜里10点多,在肥东县健华社区的景徽菜篮子分拣中心,灯火通明,一片忙碌,上百个分拣工人在分拣打包蔬菜。依托景徽联合社160多家农民合作社在全省10万多亩的农业生产基地,次日凌晨将有100多吨蔬菜从这里发往合肥市各供应点。“景徽菜篮子兼有B2B和B2C两种模式。面对企业,我们与合肥100多家企事业单位食堂、学校幼儿园食堂达成直供合作。面对普通顾客,我们在合肥市有20多个线下门店,另外也与一些社区便利店达成合作,线上下单后,次日可去门店自提。”安徽景徽菜篮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加刚说。

合肥本土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也采取“今日订,明日取”的新零售经营模式,借助在合肥近500家门店,通过线上“呆萝卜”APP下单,线下门店自提。“我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商品的价格和新鲜程度。”“呆萝卜”合伙人何煦说,其中,“以订定量”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库存堆积,保证商品新鲜;同时基于大批量采购带来的强议价能力和预约式购物带来的低损耗,又保证商品价格比较实惠。

风口期过后还能走多远

——机遇与风险并存,仍需在成本、品质、品类、配送等方面下功夫

“足不出户,生鲜到家”。随着生鲜电商行业蓬勃发展,“菜篮子”已然成了互联网上的新风口。虽然风口之上行业欣欣向荣,但传统农贸市场客群稳固,且不断改造升级,竞争之下线上菜市场能红火多久?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网上买菜,在供给侧上迎合了老百姓消费方式的改变,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但要真正火热起来,仍需在控制成本、保证品质、丰富品类、完善配送等方面下功夫。

葛晓滨认为,生鲜具有高频次、刚需求的特性,消费需求大,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细分领域的生鲜电商崛起是必然趋势,但面临的风险也不少。“一方面,生鲜的消费频次高、农产品品控却相对困难,很可能顾客买过几次觉得不满意后,就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农产品的保鲜和运输成本高、损耗高,而蔬菜果品等的价格却相对平民化,利润率不高,可是如果提价,又无法与线下菜市竞争。”

“近年来,我们积极培育发展生鲜食品流通企业,引导其发展标准化物流、冷链物流,加强生鲜超市、社区菜店、生鲜电商等销售终端建设,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扶持线上菜市场做大做强。”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物流标准化、产品仓储冷链配送设施等相关项目,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统一配送、自采自销等优势,快速提升网点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商家需要一种定力,并不是赶时髦,而是认真沉下心来做好蔬菜农产品的销售。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质和量的竞争,只有品质过硬、销量较大的商品,商家才有可能获得利润支撑。另外,政府也要一定的行业引导,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做好行业促进。”葛晓滨说。

“我从2013年就进入了这一行,但当时没有这么多风投资本进入,无论是竞争和市场热度都不及现在。但就像前几年火热的共享单车一样,入局者越来越多,但也不断有出局者,最后能站稳脚跟的,还是能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许加刚表示,接下来景徽将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力,打造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只有坚持品质为先,不断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才能在市场闯出一番天地。”(本报记者 彭园园 鲍亮亮)

    相关新闻
凤阳“女铁人”横渡英吉利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