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徽
安徽大学挖掘、传承“安大简”中的文史价值
让先秦文化的容貌更清晰
来源: 人民日报 2019-12-26 17:11:56 责编: 徐文娟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6日14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经》中的句子。但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的新书发布会上,安徽大学藏简本《诗经》展现了许多让专家们既欣喜又困惑的研究成果:“窈”写作“要”,即“腰”字初文;“窕”写作“翟”,通“嬥”,组合在一起,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新书发布后的几个月以来,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已在国内各大高校做了多场报告,讲解竹简的研究成果,分享竹简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安大简”的价值。

2015年1月,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入藏了一批竹简,中心立即成立研究团队进行清洗、整理。“那时临近春节,很难从校外请人清理竹简,但一些竹简的保存状况在逐渐恶化,我就索性带着一些老师和同学亲自上阵。”说起清理“安大简”的场景,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记忆犹新,“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竹简不仅颜色发黑,质地也变得十分柔软,我们就用毛笔蘸着蒸馏水,小心翼翼地擦拭上面的细泥、杂草。”

经过初步整理,这批竹简共有编号1167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经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的碳14检测,“安大简”的年代被断定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间,属战国早中期。

专家分析研究发现,“安大简”内容丰富,涉及经学、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包括《诗经》、楚国历史、孔子语录等。其中,《诗经》简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诗经》文本。这批竹简中发现的楚史类文献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最为完整系统的楚史资料,可以纠正传世文献中的不少错误,对先秦史尤其是楚史研究极为重要。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作为研究“安大简”乃至战国文字的重要学术阵地,今年,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推出了第一辑的《战国文字研究》。“我一直希望出版一系列反映战国文字研究成果的资料,如今‘安大简’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徐在国满心欢喜。“书中内容以战国文字研究为主,既有考字解史,也有书文赏评,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就是想鼓励更多年轻人投稿,给他们提供一个学术平台。”

为了让“安大简”的研究成果不断传承,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还一直积极探索人才培养道路。近年来,研究中心进行文字学和古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招生,通过选拔的学生将成为“安大简”研究团队的后备人才。“目前,我们正在向教育部门申请,将‘安大简’作为安徽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一门选修课,让更多孩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徐在国说。

“传承和普及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中心将开办公益讲座,继续推广‘安大简’的研究成果。”徐在国表示,研究中心还将组织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开发“安大简”的文创产品,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普及传统文化做出新尝试。

    相关新闻
安徽5大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验收:吴语渐“无语” 徽语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