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徽
“买就买正宗的土货,挑有名气的地方特产,虽然价格会贵一点,吃起来味道更好”
年货里的新年味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1-20 11:09:55 责编: 徐文娟

1月12日,市民在淮北市久兴年货市场选购对联、灯笼、中国结等。    本报通讯员 李鑫 摄

鼠年将至,年味渐浓,随处可见人们置办年货的身影——

当我们开始用农历倒数着时间;火车站里客来客往,步伐越来越匆匆;百货超市的过道里搭起了礼盒、零食和酒水货架……是新年的脚步近了。在合肥上班的刘颖列出了长长的购物清单,打算挨个买好寄回老家无为;在舒城县五显镇,余芳杰家的阳台上挂着一整排的香肠、咸鱼和鸭腿……人们在喜悦中等待新年到来,也在为过春节忙活着。

从前,买年货是置办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吃、穿、用物品,因而显得格外重要。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日常用度和年货的差距逐渐模糊,人们开始一边买着年货,一边感叹“跟平时差不多”“年味淡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而是生活条件好了,需求变了。升级的年货,藏着“新年味”。

“去年是小猪佩奇,今年是米老鼠,每年都会给孩子买个生肖玩具,这就是我家的‘年味’” “年味”与“仪式感”并存,“春节元素”成流行风尚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自然少不了春联、灯笼、窗花等“春节元素”。

“春联和‘福字’我已经买过了,你们不用再买了。”1月15日,在合肥上班的刘睿给六安老家的父母发了一条微信。前一天晚上,他在网上定制了几副春联,“以前家里都贴机器印刷的烫金字春联,千篇一律。我刷短视频时发现,现在网上还卖定制春联,不仅是书法家手写,连内容也可以定制。我买了3副春联和4张‘福’字,总共花了100元左右。”刘睿说,定制春联虽然价格高了不少,但独一无二,“一年就买一次,这钱花得值”。记者浏览某电商平台发现,不少经营书画作品的商家在春节前夕推出了春联订制业务。根据不同的尺幅规格、书写者身份,价格从18元至48元不等,一些店铺还可以根据每位顾客的要求定制春联内容,价格也相对更高。

从家家户户手写春联,图省事买印刷春联,到如今定制春联的流行,变化背后是“年味”的回归。

1月10日,在合肥市城隍庙,灰瓦白墙,古香古色的徽派建筑与满大街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相互映衬,商店里齐整整地摆放着春联、中国结、灯笼、鼠年公仔等。据商户介绍,早在元旦前后,城隍庙就开始了年货销售,在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中,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市民李小姐正在陪孩子挑选毛绒玩具,“去年是小猪佩奇,今年是米老鼠,每年过年我都会给孩子买个生肖玩具。”李小姐说,“在我小时候,过年这些东西可不多,大家总爱说年味淡了,坚持每年买生肖玩具就是我家的‘年味’,让过年变得有仪式感。”

“鼠”你开心、“鼠”你有福、非你莫“鼠”……近日,记者走访了合肥几家商场,鼠年来临之际,商家们都在用与鼠相关的元素营造新春氛围,吸引消费者目光。中国年的氛围席卷世界,一些国外品牌也来“凑热闹”。某国外美妆品牌不仅包装换成了“中国红”,印上了可爱的小老鼠,还推出了一款限量鼠年高光粉饼,将老鼠形象雕刻在粉饼上。球鞋、包包、香薰蜡烛……越来越多的品牌将红包、桃花、灯笼等传统元素融入新年产品中。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年货和日常消费的差别越来越小,人们不用眼巴巴地等着春节吃好喝好,变得愿意为具有新年意味的商品和包装买单,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过大年的“仪式感”里,全新的“年味”正在生长。

“土味”与“洋货”齐飞,春节餐桌越来越讲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过春节,“吃”是重头戏,“年味儿”从餐桌漫延开来。

从传统市场到各类展销会,从线上商城到跨境海淘,腊八节过后,合肥、巢湖、无为等地相继举办年货节,春节前的消费市场逐日升温。

1月7日下午,天降大雨,位于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第十二届合肥年货节现场里,依然人潮汹涌。“牛肉要买蒙城的、肥西高刘的大白鹅不错、舟山海鲜也要买点……”聊起年货节上哪些值得买,家住经开区的陈洁梅如数家珍,“生活条件好了,鸡鸭鱼肉也不是啥稀罕物,要买就买正宗的土货,挑有名气的地方特产,虽然价格会贵一点,吃起来味道更好!”记者转了一圈发现,越是有特色、够“土”的摊位前人越多。人们“挑剔”地在同类商品中找出品质最佳的,只为烹饪出口感更好的新年大餐。

由天猫发起的“年货之王”清单投票活动中,2万件特色年货里,黄山毛峰、徽派炒货、大别山土猪肉、安庆花生酥糖、黄山烧饼、马鞍山手造茶干、安庆花生酥糖、砀山黄桃罐头等被评为最受安徽本地人欢迎的年货。

与“土货”一样,得益于日益优惠的关税政策和便捷的入关手续,“洋货”价格越发亲民,成为不少人的年货之选。1月10日,第二届巢湖市年货节在中国安徽(巢湖)进口食品产业园开幕,来自新加坡、格鲁吉亚、马来西亚等国的特色美食悉数亮相,深受市民青睐。年货展负责人夏阳说:“传统的打年货,主要就是一些农副产品、酒水、家居生活用品等,如今的打年货内容更丰富,进口产品已经融入了生活。”

京东到家消费数据显示,2020年年货节期间,进口商品消费同比去年增长了2.3倍,其中,进口水果消费额相比12月提升了2.2倍,香蕉、智利车厘子、龙眼成为销量最高的进口水果。在合肥地区,进口婴儿奶粉、儿童营养品和进口水果,成为销量同比增速最快的进口商品。

“过春节嘛,肯定得吃得讲究一些。”近日,家住全椒县的林阳趁着电商年货节,入手了10斤车厘子。从前,人们期待在春节“改善伙食”,如今希望在春节“吃得讲究”。“讲究”背后是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体现出人们对春节一如既往的珍视。不管是一桌精心烹饪的土菜、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进口大餐,菜的味道变了,但一颗期待过年的心不变,“年味”依旧。

“希望我买的这些东西,能让父母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生活质量更好一些”

“低糖”与“智能”共舞,新式年礼带来新体验

回家过年,少不了走亲访友。年礼也是年货中重要的一部分。

“90后”张涛去年刚结婚,今年过年,小俩口的年货清单上父母长辈的年礼占了一大半。“除了过年的新衣服、零食,我还给父母买了两支电动牙刷和一个扫地机器人,还有几份坚果礼盒和水果礼盒准备春节走亲戚时用。”张涛说,自己平常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回定远老家,春节一定要表表孝心,“父母岁数大了,听说电动牙刷刷牙干净,我希望他们能有一口好牙,吃啥都香。过年互相拜年,家里人来人往,瓜子皮等难免会弄脏地板,有了扫地机器人,就可以解放双手,省得弯腰打扫了。”

“我已经往无为的家里寄了一箱橙子、一箱低卡酸奶。侄女快上幼儿园了,我给她家寄了一个智能语音机器人,专门为3到6岁儿童设计,能聊天、讲故事,还可以视频通话。”1月15日,在合肥上班的刘颖说,“现在很流行‘科技年货’,智能产品跟过去相比也便宜了不少,买点高科技的年货回去,过年时大家也能玩个新鲜。”

去拜年,拎点啥?从前,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烟、酒、糖、茶,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让过去的这些稀罕物变成了日常用品,人们开始转而选择其他更独特、体现心意的礼品。尤其,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绿色健康”的理念逐渐兴起,更健康、更具科技感的新式年礼正在兴起。1月15日,记者浏览各大电商平台发现,“健康过大年”“科技年货”的口号频频出现在年货节的促销页面上。扫地机器人、智能洗碗机、智能手环、父母体检卡等都均在年货之列,打出“低糖”“低卡”口号的酸奶、蔬菜干等零食也有着不错的销量。天猫国际的年货节数据显示,某品牌美容仪首日卖出近3000台,按摩仪品类销售同比增长超120%,符合中老年需求的进口植物染发笔、型滋补保健品等,销售量也显著增长。在京东到家平台上,年货节期间礼包、礼盒类销量大增,同环比增长均超过了2倍。

张涛说:“希望我买的这些东西,能让父母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生活质量更好一些。”从关心家人的吃喝,到更在意家人的健康,张涛的心愿是无数人的新年愿望。经济发展、观念更新,让年礼变了、期望变了,但无论“健康年货”还是“科技年货”,人们依然是希望通过“买”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表达美好的心意,传递浓浓的“年味”。(本报记者 彭园园)

·链接·

过年玩点啥

看一部电影:过年了,与家人一同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然成为了潮流。今年春节有《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妈》等多部影片上映。1月18日零时,2020年春节档正式开启预售,16小时后,大年初一的预售票房已破亿元。

来一场旅行:有人在家中团圆,也有人选择在途中享受欢聚。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根据携程发布的《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预测报告》,预计今年春节旅游人次将达4.5亿,其中54%是亲子游,80后带孩子出行最流行;7%独自一人旅游过年。

抢一抢红包:自电子红包面世之后,除夕夜边看春晚边用手机APP收红包已经发展为老少咸宜的新年俗。微博1亿、百度5亿、快手10亿、抖音20亿、淘宝20亿……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发起春节红包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们在“抢红包”时要多留个心眼,避免上当受骗或手机中毒。

    相关新闻
宣城7旬脱贫老人感党恩 志愿捐遗体“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