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党建
合肥市蜀山区竹荫里社区深化拓展“1367”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新水平
来源: 安徽先锋网 2019-08-01 08:29:37 责编: 武静

图片1.jpg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1+8”文件精神,深化社区治理机制,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进一步推动“1367”工作法实施,从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多元参与等方面落实,努力取得基层治理新成效。

一、小支部发挥“大作用”。竹荫里社区在“六里网格”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党支部在网格内的“神经末梢”作用,在每栋居民楼组建网格员+支部书记+楼长的服务队伍,激发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党支部发挥服务居民的“大作用”。

7月24日下午,在党员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楼长授牌仪式拉开序幕。社区从70多名楼长中选出了10名优秀的“红色楼长”,授牌仪式上,“红色楼长”代表从居委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连心帮扶卡,并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表示将切实履行楼长职责,为社区服务助力。截止目前,竹荫里社区近百名楼长已陆续上岗,“一楼一长”制实现基本覆盖。

当过部队连长和企业厂长的谷明法老人是一个拥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平日里主动带头打扫楼道卫生,参与小区绿化治理,如今,谷明法有着另一个身份:西园新村小区76幢的楼长。上任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但访遍了楼栋里其他39户居民,还解决了天井盖丢失、路灯损坏、马蜂窝扰民等诸多“窝心事”。眼下,他正梳理居民反映最多的居民楼防盗门经常损坏的问题,准备和社区、物业商量对策。“楼长是个操心的活儿,样样都牵扯到邻里的切身利益。但作为老党员,我更看重的是邻居们的信任,这更是一种责任。”谷明法说出了很多楼长代表的心声。

竹荫里社区里的红色楼长均由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及业委会代表组成,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小区里的“热心人”,对社区大事小情较为熟悉。社区建立“联络走访-问题发现-协调解决-跟踪回访”的“红色楼长”运作机制,明确每名楼长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目标。平时,这些楼长定期走访每户家庭、掌握家庭情况及时上报每户家庭的意见和建议等,全面承担起宣传、引导和监督职责。

二、小平台抓好“大服务”。为了打造有温度的城区空间,竹荫里社区按照“1367”工作法,打造了覆盖“十分钟生活圈”的睦邻中心,并把原有的办事大厅升级为睦邻中心大厅。既然是“百姓会所”,睦邻中心大厅服务设置就应该贴近百姓所需,问需于民。为此,社区在睦邻中心大厅内设立居民议事台,建立“1+2+X”模式(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主导和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的民主协商议事架构,通过召开睦邻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评议会,广泛推进基层多元共治。

“社区环境改造等事项,涉及居民贴身利益,如何令居民满意,睦邻议事会发挥了很大作用。”社区党委书记孟霞表示。社区工作人员把议事会中居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建议一一记录,最终提交社区党委会,敲定服务方案。

前段时间在议事会上,有居民提出通过“生物治理方案”提升小区内西园湖的水质。这个建议经社区党委会讨论完善后,向街道申请,引入了一家园林公司,联合物业清理湖内淤泥、种上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把鱼、螺等投入塘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经过改造,如今湖上荷花盛开,池边环境整洁干净,是周边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西园湖环境提升后,住在周边的约600多户居民受益。“我们居民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乐享改造带来的幸福生活,看着社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舒心。”家住西园湖边45栋居民楼的的彭阿姨赞不绝口。

居民议事平台开放以来,睦邻中心大厅已接待居民2500余人次,商讨了公共区域修建挡车石、整治车辆乱停放方案、树池和路面修复等工程、增设健身设施等居民关心的项目20多个,处理矛盾纠纷40余件。

三、小网格做出“大文章”。为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无缝衔接,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4个网格,网格员和楼长每日对接,收集、反馈楼栋内的社情民意,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今年2月以来,网格员入户走访共200多户次,收集问题82条,自行处置解决问题65条,其他已报上级协调解决。

网格员在走访中, 按照“三色管理”的方法建立台账,辖区党员志愿者、劳模等列入“红色”先锋户;刑释解教、重性精神病等列入“黄色”预警户;低保、残疾、大病救助等居民则列入“绿色”关怀户。辖区“红色”户共301户,“黄色”预警户18户,“绿色”帮扶户321户;其余的居民,每家人员基本信息、工作、教育情况、兴趣爱好等,在台账中一目了然。

竹荫里社区43岁的居民陈永康患有尿毒症。社区将他确定为“绿色”重点关注户,由网格员王春燕重点帮扶。王春燕几乎每天和他保持电话联系,每年都为他向街道提交材料申请千余元的大病救助金和每月831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实行‘三色’分类,必须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党委书记孟霞说,所有网格员必须定期走访,每月上报一次居民变动情况到社区汇总,便于随时更新“红、黄、绿”家庭户的状态。

四、小品牌惠及“大民生”。民生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竹荫里社区从居民新需求出发,抓好“七彩服务帮万家”党建品牌的创新升级,集便民、惠民、乐民为一体,赢得群众口碑。一是 打造安徽省首家“慈善服务综合体”。今年5月,在蜀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竹荫里社区把原有的慈善工作站升级“慈善服务综合体”,集慈善事务接待、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宣传、慈善业务开展等功能于一体,将从“慈善帮困、慈善文化、慈善环境、慈善服务”四个方面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模式。首批入驻“慈善服务综合体”的12家爱心企业在今年“七一”建党节累计向社区捐赠大米、食用油等物资40余箱,走访慰问困难户30余户。和“慈善服务综合体”签约的473名社会爱心人士通过“捐知识技能”、“捐服务时间”,一方面根据辖区老年人的需求,有序开展“电脑培训”、“中医养生”等赋能课程;另一方面针对社区青少年发展的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好家风分享”“暑期公益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最大优化慈善的社会服务效应。二是心理关怀项目。社区聘请了三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入户走访、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沙龙三种方式,帮助居民打开心扉,健康生活。今年3月以来,社区开展了心理讲座6场、解答了40多位居民的心理咨询。

经过阶段的探索,竹荫里社区“1367”工作法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拓宽了各类治理主体的参与渠道,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完善基层治理和管理服务体制,把“1367”工作法打造成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居民的“新名片”,把“小社区”变成“大家园”,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孟霞 李晨阳)

    相关新闻
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三举措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