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安徽日报|加快提升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25 08:16:29    责编: 武静

樊明怀

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是指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民群众能够跨行政区划,更加便捷高效地享有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资格互认、数据互通、设施共建、成本共担和服务共享。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全面提速和实质性进展新阶段。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与沪苏浙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教育、旅游、养老、医保等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协调推进机制初步形成,进一步参与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安徽在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差距明显,省市间诉求差异较大,行政壁垒等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十四五”期间,安徽要联合沪苏浙共同发力、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重点围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数字化支持、创新便利共享合作机制等方面发力,加快提升安徽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省内便利共享水平,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加大薄弱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发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职能,通过完善事权划分、规范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对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等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区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安徽县域间、地市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二是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县城支点作用,加大县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县城基本公共服务对基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心下移,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改善基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三是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医养结合、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要学习借鉴沪苏浙先进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加快提升我省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

构建区域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是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关键。一是加快完善安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统筹考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加强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衔接,重点围绕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本优抚安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9大领域,科学制定实施安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快修订完善安徽公共服务各行业领域现有标准,制定一批急需短缺行业领域标准规范,做好各行业领域标准间的统筹衔接。二是积极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加快实施合肥市文化服务保障、公共教育、残疾儿童康复等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积极推进肥西等县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国家级试点工作,支持其他有条件城市开展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争取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全省、长三角和全国推广。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协同力度。加强与沪苏浙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对接,逐步推进服务领域、项目、保障范围等衔接一致,探索开展区域统一标准的立项、发布、实施、评价和监督,加快形成统一的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强化公共服务的数字支持

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是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基础支撑,也是安徽数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加快补齐公共服务数字经济短板。借鉴江苏掌上云社区、上海智慧养老、浙江城市大脑等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内外公共服务领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文旅、智慧人社、智慧社区等公共服务数字经济。二是加强长三角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依托“数字江淮”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各领域全省一体化数据分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学习借鉴“全网通办、全市通办、全域共享”等沪苏浙改革经验,完善提升“皖事通办”平台功能,加快拓展安徽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的公共服务事项和城市范围。三是统筹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建立覆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财政补贴、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居民服务的“一卡通”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与沪苏浙对接,推动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力争尽快实现长三角跨城市、跨行业一卡通行。

创新公共服务的合作机制

一是推动完善跨省协调推进机制。推进深层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完善三省一市高层联席会议、中层协调、部门衔接落实制度,保障跨区域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和区域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政策,推动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向长三角布局。二是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借鉴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经验,在教育、医疗、培训、养老、托幼、旅游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共服务产业领域,探索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税收分成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横向成本共担机制。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跨区结算制度,根据服务人口规模、服务供给情况等因素,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补偿、共济的制度安排,推动与沪苏浙协商共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跨区结算平台。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