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安徽日报|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01 08:41:29    责编: 武静

许艳群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基本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促进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素养作为衡量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标。

流动人口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群体,其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健康促进的实现。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妇幼保健意识淡薄、儿童健康状况堪忧;人口在不同区间流动,架设了传染病传播的桥梁、加剧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对流动人口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社会支持缺乏、语言交流障碍、文化差异等对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受教育程度、流动次数、城乡区域等因素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健康素养最主要因素,和健康素养水平成正相关。流动次数多的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中城市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比农村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高。流动性强的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比流动性弱的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要低。在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三个维度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这和第六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一致。

提升健康素养需要个人积极作为。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理念是健康素养提升以及健康生活行动实现的前提。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流动人口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更要善于利用时间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下展开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积极配合政府的“大健康大卫生”方针政策,建立持续学习、关注健康知识,练习、掌握健康技能的习惯,将知识层面的健康素养有机转化为行动层面的健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参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从基本的个人卫生、合理膳食、科学起居到安全生产、紧急救助、预防慢性病、控制传染病等,塑造自助、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

营造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政府、企业多部门联动机制,妥善安排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全健康素养培训机构和监测机构,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进行长期、定期的监测和随访。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素养薄弱环节的建设和完善:尽可能加速流动人口市民化,让更多的流动人口相对长时间地固定在某一个城市和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充分享受城市健康素养的资源;大力丰富农村经济卫生资源,实时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发放通俗易懂的《健康素养读本》,建立良好的农村健康文化氛围。同时,加大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普及,让农村的流动人口掌握更多的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

2010年到 2020年10年间,我省净流出人口1300多万,人口迁出率高达20.8%,是全国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和多部门协助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利用多样化的载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广泛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并加强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打造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健康教育机构人才队伍,长期为提升人口健康素养服务。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