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聚力建设“四创两高”新阶段现代化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8-10 08:58:11    责编: 武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铜陵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城市定位,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的思路目标,坚定转型发展定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应有贡献。

聚力创新驱动 激发“两高”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铜陵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以先进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铜陵靠工业和制造业起家,也必须靠工业和制造业走向未来。为此,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一方面,坚持一手锻长板。抓住铜、延伸铜,做强做优首位铜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双百工程”,服务支持铜陵有色提升世界500强地位。另一方面,坚持一手补短板。不唯铜、超越铜,推动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个首位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新制造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推动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铜陵具有改革创新基因,要继续增强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致力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争创省“一室一中心”,在铜基新材料等领域精耕细作;推动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共建,推进中科大医药和新材料研究院建设,承接用好科创中国平台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制度创新的经验做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落实“揭榜挂帅”等机制;探索开展创新产品“首张订单”试点,帮助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助推创新产品走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

推动数字和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理性务实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上云,推进制造过程、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建设一批可感知、可预测、可控制的“黑灯车间”和智能工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强化金融产品、业态、服务创新,切实防控金融风险,为产业发展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聚力创业强基 夯实“两高”产业基础

树牢“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和切入点,掀起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热潮。

实施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双攻坚”行动。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区域经济版图重构的关键力量、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充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超历史汛情,在全省率先出台助企共渡疫情难关“16条”,超前制定企业复工复产计划;落实省委“五个区块链接”部署要求,推动县区园区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对口合作;持续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聚焦产业类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善“四督四保”“三个走”和集中开工、市委书记督导项目建设等工作机制,营造板块比贡献、部门比服务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行“承诺即开工”,加快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努力让企业“拿地即开工”。

实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首位工程。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重要窗口期,围绕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新兴产业的核心环节,积极招引一批中高端项目;创新招引方式,编制推出招商图谱和投资合作热力图,将招商资源和政策搬上云端,开展在线招商;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聚焦8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引力度。同时,持续实施“铜都英才计划”,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注重发挥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把人才选择权、评判权更多交给企业;制定集聚产业人才的“八条”政策,筹建人才(青年)公寓。

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彰显城市发展实力和活力,体现“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质量和成效。坚持优存量、扩增量并重,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调整充实规上后备重点企业培育库,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创新型企业创建工程,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持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热潮。开展突出贡献企业和星级企业综合评定活动,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提高创业项目转化成功率。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培育创业文化,引导形成能人创企业、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聚力创优提质 营造“两高”发展环境

主动对标沪苏浙,抬高工作标杆,推动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由做了向做好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创优环境。

创优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突出用户思维、客户体验,从“办成一件事”入手,建立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建立首问负责制和“说不”提级管理制度,不论是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也不论有没有能力解决,首问负责人要告之归谁管、到哪办和帮助联系好,确实没有能力解决,“说不”要提级管理;重点改革企业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只要符合条件,免申即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四十条”,加快补齐短板,打造集聚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创优人居环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本兼治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攻坚行动,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循环经济“436提升行动”,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扎实开展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试点,着力打通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

创优安全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法治铜陵、平安铜陵建设,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

创优干事环境。树牢实干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强化进取意识、勇于攀高比强,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谋抓手性事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正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爱回访等机制,以组织对干部的担当推动干部对事业的担当。

聚力创富惠民 彰显“两高”价值追求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相统一,加快富民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品质。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多渠道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健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创富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瞄准人民群众所急所难所愁所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树立正确幸福观。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引导广大企业树立创造财富、回馈社会的幸福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幸福源自奋斗的幸福观,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丁 纯)

(作者系铜陵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