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努力探索乡村振兴的精准路径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9-15 08:40:37    责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这既是对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总结,也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必须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探索精准的方法路径,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突出对象,因地因村施策。乡村振兴,必须因村施策。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看到每个乡村独有的、个性化的特质,又要从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从长远发展出发,精准谋划,科学施策,在更大区域、更长远规划中实现融合发展、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一要切实摸清乡村发展“土资源”。乡村自身的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人力资源等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因此,必须真正把这些“土资源”摸清楚摸透彻,精准确定乡村发展内容、方向、前景等,保证乡村振兴发展项目精准落地。二要对接区域融合发展“大方向”。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进入新时代,融合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面深入分析区域发展的大方向、大环境,找准一乡一村在区域大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利用与整合乡村特有资源,打造既能契合区域发展要求,又能使自身特有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激发的乡村振兴项目。三要立足长远发展“保持续”。发展需要投资,投资就会有风险,有效防止和克服风险,才能持续发展。乡村特别是刚刚脱贫的乡村,经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对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立足长远,“稳”字当头,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精准谋划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更是难点。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乡村产业体系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但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农村自然禀赋差、生产生活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生产投入粗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此,全面乡村振兴,必须突出重点,做到精准谋划、精准组织、精准落实,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出一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一方面,重点打牢乡村发展的基础支撑。要坚持政府主导,综合运用市场主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以农业生产土地综合改造与质量提升促进规模化经营,以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人才培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做优做大做强。要坚持现代企业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生产的规模,革新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和产业集群综合效益,引领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打造农产品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农村特色产业的知名度,降低农特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培育发展新动能,让更多特色产品走出山村、走向国内外。

突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旗帜鲜明地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下足“绣花功夫”,付出长期艰苦细致的努力。一方面,要精细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乡村要立足自身实际,动员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听取群众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在充分论证、群众认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全面、科学、精细制定具体实在、便于操作的乡村振兴规划和工作推进清单,以挂图作战、清单管理的方式,使乡村振兴有方向、有目标、有抓手、有措施,确保乡村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另一方面,要压实责任,做到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是长期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要有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迫感,又要牢固树立长期奋斗、持续奋斗、接续奋斗的思想意识,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久久为功的毅力、韧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要自上而下压实压紧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构建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加强检查督导、考核评估及激励问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形成上下同心协力想振兴、干振兴的生动局面。黄道锋)

(作者单位:安徽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