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没有变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6-28 08:47:03    责编: 武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必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必须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从历史维度看,“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是对腐败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腐败存在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着腐败现象。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腐败问题不但没有消除,而且以更隐蔽更复杂的面目出现。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棘手难题。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对腐败有清醒的认识。邓小平指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反腐败仍然必须常抓不懈。

从理论维度看,“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是对腐败问题的本质性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腐败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中,敏锐地预见到,新生政权在初创阶段,如果不能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那么政权的工作人员的权力也可能发生异化,从“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马克思警示道:“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公仆变为主人”,防止出现“在党内恣意作威作福的官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提出诸多反腐败斗争理论,发出了“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的警示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并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了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反腐败工作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腐败问题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的清醒认识,不断运用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腐败本质就是“权力异化”,也就是对于人们赋予的权力和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符合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逻辑。

从实践维度看,“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是对腐败问题的现实性把握

从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情况看,当前仍有一些人不收敛、不收手,顶风搞腐败,一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更为突出,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容忽视。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86.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82.6万件,谈话函询34.4万件次,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2.4万人)。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形成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一些人被不法分子“围猎”,形成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一些领域出现系统性腐败。从2021年查处的粮食和金融领域的案件可以看出,腐败手段隐形变异,呈现隐蔽性极强的特征,腐败方式花样翻新,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从发展维度看,“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是对反腐败的战略性思考

“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判断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而作出的全面深刻思考。为了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廉洁政治,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修复政治生态、化解政治风险、凝聚民力民智的重要基础。

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只能走廉洁发展之路。廉洁发展就是腐败得到有效遏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反腐败工作,决不能以发展为借口而忽视反腐败工作。反腐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毫无疑问,“反腐败的成果要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的社会正义”。

我们相信,正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一样,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也必将取得最终胜利,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廉洁中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陈江华

(作者为合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