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2-08 08:34:39    责编: 武静

内容摘要:高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政治标准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政治标准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保障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也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突出政治标准,要求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到政治强、人格正、自律严,共产主义信仰笃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学为人的表率。

明确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着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强化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敬重学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提升道德品质,坚守精神家园,守住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大力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感悟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自觉作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丰富爱生情怀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事业,也是充满爱的伟大事业,教师要带着感情、责任和奉献浇灌学生、培养学生,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炽热情感,以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爱学生,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甘当人梯,做一名有温度的好老师。要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对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要给予宽容,热情帮助解决、提供精心指导,让学生充满阳光、快乐学习、自信成长,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制作用。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制度引领不可或缺。首先,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组织体系,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其次,注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并落实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晋职晋级、评优奖励的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师德楷模”等评选表彰制度,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优树模,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由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将过程化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师德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制度,从政策、待遇等方面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支持。再次,坚持系统思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把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其他制度的统筹协同机制,使得各项内部治理制度与师德师风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高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卓翔芝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