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2-13 20:56:09    责编: 武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事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必将筑牢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更加有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

近年来,围绕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安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2020年分别被国务院予以督查激励。根据《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2年,全省要建成596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征程上,安徽应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坚持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安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但部分地区还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使制度更符合耕地保护的实际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和利益调节机制、联农带农机制,既压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责任,积极发挥农业项目引导作用,推动多部门、多主体协同配合,形成制度合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投资,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群众得实惠。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坚持以解决项目区基础设施短板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提升内容,集中资金对项目区进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综合治理,提高整地质量,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建设成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田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米”,着力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助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打造农田精品工程。按照“项目引领、规模建设、综合治理、落实田块”原则,统筹整合各类农田建设资金,分解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年度将具体任务纳入涉农资金项目库,并落实到乡镇和地块,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建设的方式,实行水、田、路、渠、林等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土地平整、灌排沟渠、机耕路、农田林网等配套建设,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同步推进工程技术措施,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规范开展项目前期准备、评估论证、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公示公告、移交管护等工作,实现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集中统一高效管理,创建一批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精品工程。

创建区域示范农田。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精品工程项目为抓手,按照标准化建设、现代化装备、智能化应用、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建设标准,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智慧农业、绿色农田和数字农田建设等示范。在皖北平原地区,以“规模化、智能化”为导向,实施“小田变大田,一户一块田”,示范推广智慧农业新技术;在皖中丘陵地区,以“机械化、标准化”为导向,局部挖高补低、调整田型、修筑田埂,配套地力提升、节水灌溉、田间道路等工程;在皖南山区,以“生态化、田园化”为导向,实行小田与梯田整治相结合,配套建设土壤配肥、小型水源及农田防护等工程。通过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达到“建一片、成一片、示范带动一片”的效果。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看得见效益、摸得着实惠的民生工程。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利益联结,有效提升粮食产能,在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项目建设促增收、带发展,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及壮大村集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张 勇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财经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