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以“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4-11 08:15:54    责编: 武静

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抓住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打造“第一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徽力量。

坚持党管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的紧要议题,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班子同志分头联系战略科学家、院士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带动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生动局面。加强顶层设计,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形成全省人才发展“雁阵”布局,优化合肥“江淮英才港”功能设置,加大优秀典型人才宣传力度,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二要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优化“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完善不同岗位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突出与人才评价相匹配的科研成果质量和产出效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职称评审、职级晋升、提拔使用、股权激励的重要依据,打消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的顾虑。三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清单,深入开展“为人才办实事”活动,联动开展人才大走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同城同策同待遇,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住房等实际困难,全面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聚焦“国之大者”,完善科创人才体系

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其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战略人才“关键少数”。优化央地合作模式,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平台创建、科研攻关,争创一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加快布局高能级科研平台,优化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配置,实现战略科技力量、人才集聚平台、区域创新中心的耦合和匹配,围绕未来一个时期科技攻关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需要,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其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化人才供给。实施江淮战略帅才计划,探索优化“战略帅才”的人才选拔制度,靶向集聚一批顶尖人才,聚焦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对人才的需求,统筹培养大批青年才俊,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和科技的协同效应。其三,打造新型“经纪人”队伍,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已建成运行的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为龙头,加快培养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经营”的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职称评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种子投资资金、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等母资金有序有效运转,从而既打造研究高地,更建设产业高地。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供给质效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要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校质量提升工程。首先,提升高校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筑牢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要统筹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深化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引导高校动态调整和自主设置服务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打造一批未来科技学院,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在基础较好的高校,建设试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提升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水平,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统一性和外在支撑性,在师范类院校持续性培养视野广、素质高、思维新、政治强的师资队伍。其次,创新高校人才引育机制,优化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完善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高端人才引育、高层次人才奖补实施办法,搭建人才队伍金字塔,精构“塔尖”,稳固“塔身”,筑强“塔基”;探索开展高校人员总量管理试点,完善高校岗位统筹管理机制,指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做好人才引育工作,促进高校通过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校友资源等方式,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再次,优化升级人才发展平台,创新智力流动方式。引导高校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高校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引导科研组织模式从学科导向的松散型“小科学”模式,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系统型“大科学”模式转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我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新区域主导产业、高校和企业合作模式,深化要素对接、平台打造、核心技术攻关,对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衔接各方特色产业,以使用人才为目标,淡化人才归属,推动人才交叉任职、智力科学流动,建立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

陈 睿 陈劲松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政协教科卫体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