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把长江降雨变为黄河降雨,谁来论证的
来源: 光明网 2018-11-23 08:46:53 责编: 武静
0
郑重声明:1、凡安徽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安徽新闻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安徽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新闻报道中寻踪可见,从2015年“天河工程”计划公开,到近日该项目宣布正式启动,业内质疑和博弈就一直不断,只是因为话题的专业性,辩论没有外溢到公共舆论空间。恰是这个带着胜必在我气质的项目,被此次公开发声的气象学家批评为“既没有科学基础也没有技术可行性的荒诞幻想项目”,“居然得到立项支持,不可思议”。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天河工程”团队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也就是原“973项目”,经过17位专家投票后,并没有通过。

  光明网评论员:昨日(11月21日),名为“天河工程”的星箭研制计划,遭到了多位知名气象学家在媒体上的公开反对。

  何为“天河工程”?最早公开资料来自2015年,该项目是“我国南水北调西段工程中的科学实验项目”,涉及的三个单位是青海大学、青海气象厅、清华大学,目的是“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

  “天河”就是气象学上“大气河流”,但“天河”的背后,还颇有一种“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自得感。恰是这个带着胜必在我气质的项目,被此次公开发声的气象学家批评为“既没有科学基础也没有技术可行性的荒诞幻想项目”,“居然得到立项支持,不可思议”。

  在新闻报道中寻踪可见,从2015年“天河工程”计划公开,到近日该项目宣布正式启动,业内质疑和博弈就一直不断,只是因为话题的专业性,辩论没有外溢到公共舆论空间。现在,当该项目已经争取到科技部“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类项目,青海省的创新项目,科研的公共性开始显露,“到底要花纳税人多少钱”、“花了这么多钱就能把长江的雨截留到黄河?”,这些问题已经不可能不向公众有个交代。中科院及各大学众多气象学家实名在媒体批驳,如几位所言,正因为“涉及到人民的血汗钱”,不得已为之。

  这令人忧心。来自中科院和各大学气象领域专家的公开反驳,从内容上讲,已经非常严厉,翻译成大众语言,等同于“异想天开”和“不靠谱”;从参与数量上讲,已经可以称得上领域内集体质疑;从实名公开发表意见这种方式来讲,已经证明了不发声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本该有的前期论证最后被迫变成了事后质疑,本该渠道化、制度化安排的业内评估,最后不得不成为了公共媒介上的博弈,将科研项目是否可行押宝在科学家群体的勇气上,能否让从菜篮子、药罐子里掏钱支持卫星上天的我辈普罗大众安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天河工程”团队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也就是原“973项目”,经过17位专家投票后,并没有通过。业内意见从公开信息中看就已经很明显,一则,概念不是原创,也不是新想法,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开过这样的脑洞;二则,是否合理、能否可行,从973的专家评审结果中其意自见。如果这样的重大项目论证(此类论证道理上讲应该最为严谨)没有通过,转而申请带着友好交流、国际合作性质的项目就能通过,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向大众传递这样的信号:没有什么上不了马的项目,只有找不到的“分发渠道”。

  关于此事,一个资深科技记者对光明网评论员说,“有些搞技术的人似乎总认为人定胜天,但尊重科学规律才最重要。”中国公众眼界不低,愿意花钱支持所有迈向未知领域的探索。但肯定,不愿意支持“人定胜天”的鸡血。


萧逸的尴尬与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