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合肥
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10.69亿元第十四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完美收官
来源: 合肥晚报 2020-11-04 09:27:08 责编: 徐文娟

据合肥晚报报道 10月23日至26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举行。这是一届“特殊”的文博会,凝聚力量,提振信心;这是一届“浓缩”的文博会,质量更高、内容更精;这是一届“丰收”的文博会,本届文博会近3万平方米展区,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0.69亿元,发布文创新品9个。它展示了近年来合肥文化产业阔步向前的成果,理清了在下一年“五年规划”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收官“十三五” 文化“大点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合肥文化发展的展示“窗口”,本届文博会特地设立以“守正 创新”为主题的合肥市“十三五”文化发展成就展,全面而清晰地记述合肥文化发展的“这五年”。

成就展展示了这5年合肥文艺创作精益求精,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示了合肥聚焦补齐短板、提升效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展示了合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媒体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展示了合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纵观本届文博会,特别是主展馆内“文化产业综合展”以及各项重要活动,无不展示合肥“十三五”文化发展成就,并以不同形式,折射出合肥市坚持“文化强市”,走出一条具有“合肥特色强文之路”的路径。

——重主体,扩大文化承载力。合肥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迅速成长,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一些企业已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龙头。截至201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2.97万个,其中规上537家,上市(挂牌)企业21家,合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66.4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2%,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市的支柱性产业。

——重融合,提升文化发展带动力。区域融合发展:从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到“合肥都市圈”兄弟城市的百花竞放,到各具特色的县(市、区)展区;产业融合发展:从科技到文旅,从园区到项目,合肥文化发展处处体现“文化+”,处处彰显“融合度”。

——重项目。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本届文博会期间举办了“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文创新品发布”“民营文化企业资本对接会”等活动,以文博会为平台,充分发挥“集聚资源要素”的作用,在“后疫情”时期,为文化产业发展当“红娘”又当“保姆”,力促项目进展,宣传产品形象,目的就是“抓项目、促产业”。

——重惠民。“十三五”时期,是合肥文化发展在广度、深度上的再提升,更是在“文化惠民”上的再升温。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创作精品层出不穷,从“牡丹奖”到省“五个一”工程奖;惠民文化活动精彩不断,打造了“大湖之约”“文化有礼 全民畅享”“绿都之春”等文化活动品牌。

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举办的一届文化博览会,铺就一条凝聚五年时光的“文化长廊”,细数这5年合肥“文化之精髓”,展望下一个“文化发展五年规划”,是本届文博会的使命所系,必要之举。

扩大“文化圈”推进“一体化”

“一体化”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发展一体化意味着区域文化协同融合,进一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省一市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四地文化产业延伸广度、拓展深度、增加温度,构建起长三角文化发展共同体,努力把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引向深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文化圈”便在合肥文博会上频频亮相。本届合肥文博会上,“长三角城市群”诸多城市“同搭一座台,同唱一出戏”。

在“长三角博物馆展区”,上海博物馆、浙江宁波博物馆、江苏徐州圣旨博物馆、鲁迅博物馆联盟以及安徽博物院所展示的文创产品,让参观者既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也体验到文化与创意的交融。

以“圣旨”为主题的博物馆现场“颁布诏书”、百余件安徽博物院经典文创让时尚与历史并行,香气扑鼻的上海博物馆引人驻足,成为本届合肥文博会上最为生动的场面。

“跨界融合”是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一大特征。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广播电视台“跨界联合”打造的“线随影动”沉浸式互动体验展、“会呼吸的伞”机械仿生装置等最新文化科技展品,吸引了观众参与体验。

扩大“文化圈”,是本届合肥文博会重要的发力点。在“省辖市特色文化产业展区”,来自阜阳、淮南、黄山等兄弟城市的文化企业,带来了代表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文化旅游资源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淮南市的“楚风汉韵 能源之都”特色、阜阳市的非遗传承项目、黄山市的“五徽”文创产品等均亮相文博会。

“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既重“圈”内,也重“圈”外。本届合肥文博会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区,汇聚了来自全国400多家文化艺术传人及机构的工艺美术精品及大师们现场技艺表演。

立足“云科技”体现“高质量”

合肥文化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方向十分明确。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123+10”行动要求,聚焦文化“全产业链”,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展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本届文博会无一不透露出合肥文化产业“立足云科技,体现高质量”的信心。数字阅读、全息投影、智能穿戴结合5G、4K、VR、AR等前沿技术,文博会上这些最前沿、最新潮、最科技的文化产品,让观众时刻感受到“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的魅力。

走进主展馆会场,人工智能产业链展、创意设计产业链展和音视频产业链展“三大文化产业链”展区串联在一起,“云端”呼应,“文化+科技”范十足。

人工智能产业链展区,核心是“AI”。“AI-美好生活”、“AI-未来可期”,展示人工智能产业给各行各业、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展区通过各种炫酷交互手段以及科技感艺术造型,营造科技感氛围,为参观者提供充满想象力、趣味性的观展体验,体现出人工智能成果赋能社会发展,给国家、地区发展带来的价值。

创意设计产业链展区,来自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的5家企业带来共计约50件“创意”作品参展,大部分展品都获得国内外大奖,大都具有行业代表性。合肥安达创展、御邦文化发展集团等文化企业将带来创意设计展项,展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碰撞火花”。

由合肥文广集团精心打造的“音视频产业链”展区,直播矩阵、互动体验、融媒厨房、移动视听等最新技术集中展示了全市音视频产业的先进技术、产品和方案,同步进行的“100小时不间断云赏文博”系列直播,不仅生动呈现了5G时代下的最新技术应用,更带来了一场“线下+线上”全立体式的文化盛宴。

“高质量”发展,对文化产业来说,就是要实现技术领先、创意领先,其根本保证是“创新”二字。

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一次“创新”的文化体验。期待来年,期待“十四五”。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文 王蔚/图

    相关新闻
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为何先开工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