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徽州:如何从“招牌”走向“金牌”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8-06 08:54:26    责编: 刘东伟

皖南一景。 本报记者 潘成 摄

“贴牌徽州”蹭热度

前不久,皖北某地“徽州宴”餐饮公司老板娘因遛狗与邻居发生争执和厮打的视频传出,“徽州宴”一时发酵成为热点,致使相距几百公里外的皖南古徽州也无端卷入其中背了“黑锅”。除了这次的事件,此前有细心网友也发现,有媒体报道称:4月27日,湖北省远安县三峡灵芝谷高安楼举办“士昏礼”展示活动。高安楼原名太师楼,由清朝重臣汪由敦所建,有300余年历史,其原址位于安徽黄山市,后搬迁至远安;在几年前,也有报道称汪由敦的五凤楼搬迁到了江西上饶灵山工匠小镇的槠溪老街。因为早些年徽州古建筑多有流失外地,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因此,即便汪由敦所建的太师楼或五凤楼流落他乡,却也并不令人意外。然而,有徽州专家表示:经考证,汪由敦从未建过太师楼或五凤楼,更何况五凤楼原为皇家建筑形制,耗资巨大,也与史料记载中汪由敦为官清廉的声名不符。

徽州是一个自带光芒的“文化符号”。徽派建筑、徽州商帮、歙砚徽墨、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剧徽菜等林林总总,无不源自徽州,无不自成一体,逐渐形成集大成的徽文化体系,成为江南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的徽学也因此成为与藏学、敦煌学齐名的全国三大地方显学。

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之所以“贴牌”徽州,无非也是“蹭热度”而已。省内就曾有一地斥资80亿元,打造了一个浓缩了千年徽派建筑的旅游小镇。对此,有人认为不妥,但也有人认为,徽州被“贴牌”或“山寨”,至少说明了徽州的被重视,也在某种程度上传播了徽文化。

然而,“贴牌”或“山寨”徽州,充其量是“形似”却无其神韵,容易导致人们对徽州的认识浅显化、碎片化,长此以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势必让外界对徽州产生某些误解,更可能因此而把徽州推向边缘化,而像上文那种“徽州宴”之类的名称让徽州因此背“黑锅”或被“污名化”,则是对徽州不厚道的行为,值得批判。

“招牌徽州”有尴尬

高耸的马头墙、雅致的徽墨歙砚,这些独特的徽州文化元素,自然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徽州。徽文化无疑是徽州最直观、最生动的招牌。

1987年底,撤销徽州地区建立地级黄山市,作为行政区域概念的徽州从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徽州,是历史也是文化,是现实与传统连接的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对多数土生土长的徽州人来说,黄山和徽州招牌都靓,舍谁都难。于是,打黄山牌做旅游文章,打徽州牌做文化文章,自然成了黄山市的不二选择。

对老一辈徽州土著居民特别是众多徽学研究者来说,徽州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家园,纷纷感叹“可惜从此无徽州”。平心而论,从坊间到官方,黄山市一直以来对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都“可圈可点”。

2008年,全国首个跨省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2019年升级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2009年,黄山市启动徽州“百村千幢”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之后跟进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至今从未间断,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在保护方面,建立徽州古建筑数据库,地方立法《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明确每年6月的第2周为“古建筑保护宣传活动周”。在传承方面,建成省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习基地等33处,目前黄山市拥有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位列全省各市之首。在利用方面,徽文化旅游占黄山市旅游接待量约七成,其中以古建筑为主要载体的徽州民宿占全省民宿七成,成为旅游新业态和目的地。

然而,与国内外同类城市相比,黄山市的徽学研究有“碎片化”和过度“文献学化”的趋势,各地对徽文化的保护利用也有急功近利之嫌,招牌难成品牌。与“贴牌徽州”相比,名声在外的“招牌徽州”有些尴尬,由于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招数不多、观念陈旧,一手好牌打得不尽如人意,难免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徽州地名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对徽州的整体认同感、忠诚度,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衔接。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黄山市的人来说,当下的徽州在哪里、什么样的?好像谁都无法表达。

“金牌徽州”尚可期

在当下,徽州与其说是一个曾经的区划名称,不如说是原徽州人以及有关联者的一缕乡愁。

黄山建市以来,从经济社会或法律视角对黄山更名徽州的讨论,在当地一直都没停止过。有人甚至认为,黄山市恢复徽州名称,坐拥徽州、黄山两大品牌,想不出彩都难。但徽州是否复名、能否复名,所涉事务庞杂,并非一厢情愿即可。另外,徽州从“招牌”走向“金牌”,虽一字之差,其中前行之路漫长,也不平坦。

徽州的光环在于历史、在于文化,但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地都有贡献、不缺自信。当然,徽州有骄傲的资本。作为区域性文化的经典之作,徽州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其精髓是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仅一个“无徽不成镇”的徽商奇迹,就耐人寻味。

打造“金牌徽州”,关键是凝心聚力,充分展现徽州文化自信。客观来说,徽州复名的确也是一个选项,却也非唯一。在现实背景下,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一个很好平台,但不能囿于行政区域,也不能只钻“故纸堆”。文化生态是一个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的系统,维护徽州文化生态就是守望徽州文化。同时,应以徽州文化联通,增强示范区内各主体密切协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打破区域籓篱,增进情感认同、促进经济融通。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强徽州文化自信,核心是呵护和传承徽州文化根脉。值得欣喜的是,在前不久公布的《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工程,全面整理和系统保护徽州各类文化遗存,深化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争取设立国家徽学研究院,建设“徽学论坛”永久会址,筹办皖南古村落文化景观国际研讨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推动黄山国际文化旅游论坛落地,推进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徽州能否成“金牌”,有体制机制的因素,更多的还是观念和思维。我们相信,古徽州大地,先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精彩徽州,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徽商后代,也一定能奋发图强、重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