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图片新闻
生态环境部前不久发布首批1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我省岳西县做法上榜——
打生态牌 走有机路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8-24 09:00:30 责编: 李桑

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有机茶园风光。本网通讯员 程小龙 摄

绿色探索,经验全国推广

上月举行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展示了18个示范案例,为各地实践作出示范、提供经验。《安徽省岳西县打好全域有机“生态牌”》案例在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是生态环境部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管理工作凝练总结出的重要成果,初步总结形成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8种转化模式。在综合考虑地域特色与资源禀赋、建设进展与成效、经验模式代表性与推广性等基础上,生态环境部选取了18个各有侧重且相对成熟的实践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对于推进“两山”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岳西县打好全域有机“生态牌”做法,被选入“生态农业”模式案例。岳西县位于大别山东南、皖西南边陲,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江淮流域皖河、淠河等水系重要发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7.33%。该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严格落实各项生态规划,配套出台数个相关政策文件,大力发展全域有机产业,将有机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和单位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标准生产、加工,并经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的农副产品,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因此是安全环保生态食品。认证种类有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案例编撰者指出,岳西县的发展经验适用于绿色本底较为优良、农业特色较为突出的地区,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依托特定农业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让绿色成底色、发展有亮色。

政策加持,“有机”带来商机

初秋时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腰间,有机茶园层层叠绿,茶垄成行成排。茶园间,一些茶农忙碌着除草、修剪。石佛村平均海拔800多米,是岳西翠兰精品核心产区之一。“我们通过走有机种植之路,让村民们真正尝到甜头,也探索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双赢之路。”在石佛村党支部书记王军看来,“有机”是当地发展的“金钥匙”,村里以“党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推进生态有机茶叶发展。

“我们村茶园面积3300亩,全部实行了有机化管理。”王军说,为了鼓励村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村民第一年买油菜饼有机肥,村里补贴40%;买锄草机,村里补贴50%,降低村民生产成本。“有机认证机构每个季度都会来检测,我们要确保有机生产。”他说,村里实行“两项承诺”“三个监督”。“两项承诺”:茶农向茶叶协会和茶厂承诺不在田地里使用除草剂和化学肥料;茶厂向茶叶协会和茶农承诺不收购非有机茶叶鲜草。“三个监督”:茶农相互监督、茶厂相互监督、大数据监控监督。一旦发现有茶农不按照有机管理要求生产的,茶厂拒收茶叶鲜草。茶厂以假充真也会被追责。

有机生产不施化肥、农药,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给环境带来益处,给茶农又带来哪些变化?“2014年之前,我们种的是普通茶。茶叶虽然产量高,但是品质却不高,卖不上好价钱。同时,这种种茶模式让土壤质量变差,造成茶的品质下降,售价也随之下降。”石佛寺毛岭有机茶厂负责人冯金波说,从2014年起开始种有机茶,茶叶质量有了质的提升,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们只做春茶,年产干茶50吨,供不应求,平均售价在500元以上。”王军说,该村去年人均茶叶收入近8000元。经过多年的发展,茶叶收入成为石佛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茶产业已成为石佛村的支柱产业。

石佛村种有机茶,是岳西县发展有机产业、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全域有机产业发展,岳西县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岳西办公室,建立机制、出台政策,打牢有机发展之基。如以有机产业发展规划为统领,出台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县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力度,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将有机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和单位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对有机食品认证基地1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对有机食品续证企业给予0.5万元奖励,每年安排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县特色农业研究所进行科研、试验;从“全域”“全产业链”两个方面,推动有机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乡村文化旅游业融合协同发展,培育有机龙头企业,从育苗研发到产品深度开发,提高有机食品的附加值,发展全产业链有机等。

通过多年实践,岳西县有机产品认证的主体已有46家,认证产品76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覆盖了18个乡镇。2020年底全县有机认证面积3.17万亩,有机产品产量约10306吨,认证产品包括茶叶、畜禽、油茶、食用菌等。全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03家,家庭农场509家,组建联合社5家。有机产业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助推器。

长效推动,多重效应叠加

如何实现有机产业可持续发展?岳西县探索出“四个结合”路径。

“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走绿色发展之路。”岳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程卫华表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岳西县以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和推动力,倡导“打有机牌、走有机路”的发展理念,在实践创新中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生之路、转化之路、统一之路,不断探索生态延伸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努力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效应。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补偿相结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群众增收协同发展之路。“生态水”也是“黄金水”,“常青树”也是“摇钱树”。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计获得生态补偿资金500余万元,县里实施公益林差异化生态补偿,每年拿出80万元采取直接补偿农户的办法进行差异化生态补偿。开发生态护林员、公益林护林员岗位逾千个。

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有效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该县把污染防治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出台“茶园施用有机肥土壤改良,连片30亩以上,每亩补助300元”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从源头上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开发有机产业为抓手,发展“环城、环山、环湖(库)、环自然保护区”有机农业,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战略模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与品牌提升相结合,提升农产品价值。岳西依托生态、人文、区位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等品牌。围绕农业标准化战略,该县推进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不断增强农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有机食品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优势。

(本网记者 夏胜为本网通讯员 王爱华 洪曙光)

    相关新闻
加紧建设安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