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快递员“万元薪酬”不普遍 尴尬了谁?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9-03-01 15:07:57 责编: 武静

等快递、收快递、发快递——对于许多城市居民而言,快递员已成为几乎每天都在打交道却不甚了解的“熟悉的陌生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过500亿件,全球第一;快递员的规模也已达到300万人以上。(2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快递日益成生活“必需品”,快递员群体也常被舆论聚焦。不仅上班自由,而且收入颇丰,不少人月薪上万元……这是媒体、网络相关报道给快递员的“画像”,也有物流企业招聘快递员时打出“薪资8000-12000元”字眼,惹得不少年轻人“羡慕嫉妒恨”,甚而制造业遭遇招工难也归因于“越来越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上班了!”

快递员们的工作生活果真如传说中的那么舒坦又滋润吗?国家邮政局对全国31个省份、6000名快递员基本状况调查表明,多数快递员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尽管在“双11”期间收入普遍提高,大部分也不超过万元。更何况快递员通常都没有“五险一金”保障,总体上的真实情况与某些报道、传说描述的情形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月薪上万的快递员只是极个别,即使极个别优胜者也未必月月能够如此,而在“双11”期间,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超过80%的人每天派件数量超过200件,劳动强度、工作负荷之大可想而知。聚焦极个别“高薪”者、放大个别人的“成功”,既可能误导社会认知,使快递员有待改善提升的整体境遇被遮蔽或忽视,又难免给年轻人造成择业误导。

类似情况现实中并不鲜见,比如农民工工资超过大学生、保姆月嫂月入过万等话题一再被聚焦,也无不遭遇公众舆论的质疑,引发网友上大学不如去搬砖之类的吐槽和调侃。究其原因,舆情发布欠严谨、不准确,以偏概全、把个别当整体、视偶尔为常态,自然很难与大众感受吻合,不仅令关联群体感到“心塞”,也难免有损公共传播的诚信生态。

官方权威调查证实快递员月入过万“不普遍”,与公众此前从相关信息中获取的认知存在不小落差,尴尬的显然不只是快递员群体。因此,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破除抢眼球、赚流量的传播思维,严守真实、准确、可靠底线,避免夸大、失实、片面信息影响政策决策、制订者的正确判断,给社会各方造成误读、误导,滋生不必要的负面效应,既是职业良心、操守的基本要求,也是赢得尊重和信任的公信力所在,更是起码应有的媒介担当。(作者 范子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