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甘做新质生产力的“金刚钻”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4-03-29 16:57:17 责编: 武静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家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更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匠人才队伍。工匠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也将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他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精神,成为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甘做国家辉煌的基石,努力加快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金刚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默默做出巨大贡献。

大国工匠代表着一种专业精神。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他们通过长期地实践和学习,掌握了精湛的技艺,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种专业精神不仅体现了工匠们对工作的尊重,更是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负责态度。

大国工匠也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源泉。大国工匠们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工艺和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竞争力,也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不竭动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而工匠精神正是创新的重要支撑,没有工匠精神,创新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大国工匠承担着传承技艺的责任。他们通过师徒制、师生制等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保证了精湛技艺的延续和发展。这种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年轻人懂得敬业、精益求精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我国工匠队伍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不够,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社会对工匠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工匠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弘扬。

一方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还需要一大批基础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梯队。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匠。加强职业教育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正的技艺。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提升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让社会真正尊重技能人才。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匠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而提高行业吸引力,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工匠的队伍中。

大国工匠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匠人”理念进而将工匠精神打造成当代中国的一种新型文化软实力,为振兴实体经济凝聚强大动力。(作者 徐基伟)

    相关新闻
【地评线】徽评:用心用力激活民营企业“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