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合格率才4成 谁把"头顶大事"不当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4-28 15:36:36 责编: 武静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便宜的安全帽有较大市场。记者将在市场上购买的10款安全帽,送至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测,仅4款合格,部分安全帽出现帽壳变形、破裂等情况。(4月27日新京报)

数日前,一段“工人和领导安全帽碰撞后工人的安全帽严重破裂”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一线工人安全帽质量问题的忧虑。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跟进调查结果显示不容乐观,一按就凹、一捏即碎现象确实存在。

应急管理部官微即时发出明确警示,“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但从记者后续采访了解到的情况看,安全帽不安全现象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街头随机购买检测仅4成合格,问题安全帽的问题依旧存在。

经销商坦言便宜安全帽“不敢让你摔。”但是“很多人就是要便宜的。”价格10元、8元、6元甚而低至3元,这些劣质、低价“三无”安全帽之所以有市场,施工单位纯粹为了应付安全生产规定要求,只考虑少花钱、减少成本支出,而不是真正替工人的生命安全着想,显然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安全帽不堪一击视频网上热传之后,一些店铺的低价安全帽销量明显减少,说明一些施工单位已有所顾忌,这无疑是让人乐见的变化,但不能不追问的是,问题曝光后商家何以不及时下架处理?“这都是一次性的,戴完你就丢。跟你说明白了,这质量不过关。”我行我素继续售卖劣质安全帽底气何来?

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规明文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安全帽生产也有明确的国家安全标准,个别商家罔顾法律规定和安全隐患,迎合某些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问题曝光后顶风而为,是可忍熟不可忍?而商家有恃无恐的背后,暴露出监管执法的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后知后觉、反应滞后本就不该,视频曝光引发舆情喧嚣后仍不见治理动静更没道理。

安全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安全帽的安全性能更非儿戏,安全生产事故中“夺命”安全帽此前媒体也曾曝光过多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表态,自6月1日起施工单位的安全帽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统一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落实安全帽使用终端的主体责任,这无疑是值得称道和期待的,人们更希望各地都行动起来,把“头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且从生产、销售源头抓起,建立可追溯和常态监管机制,把不合格安全帽彻底逐出市场,同时举一反三,严格规范、治理其他劳保用品市场,切实对劳动者的安全保障负起责任。(作者 范子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