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8学生集体放弃清北,缘何迎来盲目点赞?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9-08-19 10:42:32 责编: 武静

近日,一则“亳州一中8学生集体放弃清北 校长:不能‘绑架’学生填志愿”的报道引起热议。报道称,亳州第一中学的袁梓琪、张金宇等8名同学,高考成绩虽然明明知道远超清华北大在当地的录取线,但8人还是选择放弃入读,转而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然而,有网友发现这则新闻“经不起推敲”。18日,清华大学表示:8人中袁梓琪、张金宇事实上的招录情况和媒体的报道存在出入。(8月19日澎湃新闻)

这几天,该则新闻已然火爆于网络,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唏嘘声、惋惜声、叫亏声不绝,更多的还是赞誉:“真是有主见的00后”、“成绩牛,想法更牛”、“这样的学校才是真的牛”。众多媒体也是一篇叫好:“不以感恩母校‘绑架’学生”、“为理想专业放弃北大清华?赞”、“一个时代的面貌,于青年身上最可得彰”。

如果不是清华大学的及时回应,也许这大概算得上2019年中国高招录取中最意味深长的正能量故事。然而细细推敲,此则新闻背后却有诸多疑问待解。

第一个疑问:首发媒体是否有虚假报道之嫌?该报道称“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寒窗苦读十二载梦寐以求的追求。然而,在亳州市第一中学,八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绩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

文中提到八名考生“明明知道成绩达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此为最大疑点。考生或学校是如何先知道北大清华的分数,进而选择放弃的?按照安徽省高招流程,学生先知分填志愿之后,高校再根据志愿填报情况从高分到低分调档、录取,最后公布录取情况。从这一公认的、最简单的录取流程来看,考生是最后才知道某一校的录取分数线。可见,八名学生“明知道分数够”进而放弃,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除非该8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安徽省的位次全部高于北大、清华在安徽的招生计划数。而从亳州一中公布的成绩看,该校排名全省前500的8名学生,并没有这个实力。因此,最大可能的事实是:当北大、清华最低投档线公布后,学校发现该8名学生的成绩都高于两校的最低线,因此推演了“亳州一中8学生集体放弃清北”的说法。

第二个疑问:亳州一中是否有违规宣传之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关于开展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都明确规定: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中高考成绩。招生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布或宣传本校中考、高考成绩;禁止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宣传炒作高考升学率、中、高考状元;禁止以任何形式向学生、社会发布其他各种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

从此篇稿件的来源可以看出,亳州市第一中学官方微信一周前曾发布《今年,亳州一中没有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原来是因为》的文章,文章指出,袁梓淇在考前经过了北大、清华的多轮考察,并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对此,清华大学明确回应:报道所称的袁梓琪或袁梓淇未获得清华的优惠分。报道还称,袁梓琪最终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澎湃新闻证实,该校本科只招理科生;另一名学生张金宇也被清华证实并无录取承诺。

纵观此新闻事件,折射出的还是时下国内高中教育背后无形的评价机制的现状。在市、县一级的普通高中,每年考生北大、清华的人数可谓寥寥。因此,能否考上北大、清华,也成为了各地高中普遍的评价标准。而在一些不发达的县城省示范高中,有的学校甚至已经长达十余年没有一个学生考取上述两大名校,这一度也让学校和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抬不起头”。

实际上,学校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招生,选择不严谨的宣传,这本身就是沽名钓誉。作为培养高一级人才的普通高中,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合各个层次普通高校招生的合格生源,而不应在攀比中迷失自己的奋斗方向,最终耽误了学校找差距、大发展的大好前程。(作者 文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