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理性的消费观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9-09-02 14:55:46 责编: 武静

笔记本电脑5000元,手机2000元,衣物2000元,行李箱500元……孩子今年考上大学的湖北籍家长肖先生的购物单上有一长串数字。又到开学季,从大学到幼儿园,大到数百万元的学区房,小到几十元的教辅用品,为了给孩子创造条件,家长舍得花钱,商家们也瞅准了商机。一些家长无奈地说:开学“买买买”已成为“碎钞机”。(9月2日 工人日报)

今天是安徽省中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每年新学期之际,大中小新生及家长都在为新学年的到来忙得“不亦乐乎”。家长照惯例会为孩子们添置新学期的文具、书本等;一些即将迈入高校的准大学生们也开始了买、买、买。俗话说,“穷家富路”。为即将远行的学子购置必要的用品,该如何把握这种“必需品”消费的尺度,考验着每一位家长。

回顾30年来的“开学账单”,让人感慨良多:从铅笔、书包、文具盒,到CD、手机、电脑,再到手机、平板、台式机……花费越来越高,账单越积越厚。一方面,这种变化折射出了时代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装备配套齐全,高价用品层出不穷,“越贵越好卖”的现象趋于普遍,越来越“烧钱”的入学装备“必需品”也正在悄然变着味。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并未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金榜题名,家长喜悦之心可以理解,但铺张浪费就是本末倒置了;而一旦产生攀比之风,势必令这些家庭倍感压力,甚至会让孩子感到自卑。事实上,家长对孩子要求的无限满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消费观。“开学经济”中深藏的过度消费,一方面瘪了家长的钱袋子,另一方面则给孩子养成了消费陋习,并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因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学校和家长都责无旁贷。开学消费变成过度消费,说明家庭理财教育的不足和财商教育的缺失,要让孩子懂得消费应量力而行,家长要保持清醒认识;同时,各级学校也有必要适时引导,共同培养学生养成理性、实用的消费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作者 杨传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