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5G时代,彰显政府责任须与“第一时间”赛跑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9-10-11 16:42:39 责编: 武静

  政府形象如何?光说没用,要看你做得咋样。而破坏性的突发事件则是一块很有效的“试金石”。

  昨晚无锡发生高架桥侧翻事故,致3人死亡,2人受伤。消息经各类媒体、各个渠道传播,一下子国人皆知。大家在为遇难者扼腕痛惜的同时,最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天天经过的高架桥安全吗?合肥人就是这样的想的,因为这里桥梁不少。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市民担忧,合肥市城建局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今天上午一上班就忙着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开告知:从定期检测情况来看,合肥市288座桥梁目前均达到合格及以上,并已形成巡查、检测、预警、管护、维修等安全管理制度。看到这样的消息,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瞬间落地。

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反应,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与高效作为,市民在网上纷纷点赞。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事故虽然发生在无锡,但因公众自然产生惺惺相惜、物伤其类的惯性联想,因此,无锡的事故,对合肥来说,仍然是“准突发事件”。事件突发,政府部门该如何处置汹涌而来的舆情?在这里,“第一时间”很重要。假设一下,如果合肥市通气会拖到今天下午发布,虽然只是迟了几个小时,但效果必打折扣:也许市民会吐槽,部门会挨骂,政府形象会受损。这说明,坚守“第一时间”法则很重要。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意外性与公共性,往往涉及公众利益与公共安全,事发之际,党政部门容易成为舆情发泄与挨骂对象。按照突发事件传播规律,面对快速汇聚的舆情,政府如果不及时回应引导,舆情就可能发酵为兼具伤害性与破坏性的舆论,舆论一旦形成,则纠偏困难,因此争取“第一时间”很重要。

那么,“第一时间”是啥时间?在通讯相对落后、传播比较迟缓的时代,“第一时间”通常最迟是24小时,超过24小时,效果递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自媒体风起云涌,传播已呈“超音速”,24小时太长,“第一时间”被不断压缩。今年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中国宣布迈向5G时代。万物互联的5G时代,网速峰值已达每秒10G,因此政府必须奋力赶超“第一时间”,比早更早,比快更快,抢在传统的“第一时间”前面,公开发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满足知情需求,平息负面舆论。

因此“第一时间”越早越快,越能彰显政府的担当与作为。担当是责任,作为是效能。有担当有作为的政府,当然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热爱。(作者 华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