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理论宣讲选择“黄金时段”效果好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0-07-05 09:33:18 责编: 武静

7月2日上午11时,天长市广陵街道浔河社区文明实践站日间照料中心食堂人头攒动,墙上电视机正播放着“饭前一刻钟宣讲”,宣讲人孙彩霞正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阐释“中国梦,我的梦”。“一刻钟宣讲”是天长市在文明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基层理论宣讲模式,充分利用群众零星时间,发挥“模范好人”“百姓名嘴”以及文化志愿者的作用,以百姓视角、群众语言向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7月4日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选择“黄金区位”“黄金时段”投放广告,往往更能起到“广而告之”的效果,这早已成商界营销常识,普通大众也多有体验,天长探索创新的“一刻钟宣讲”,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更可望达成预期的宣传、教育功效。

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饭前一刻钟”宣讲,在学校每周开展一次“课间一刻钟”宣讲,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周开展一次“晨会一刻钟”宣讲,在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网格一刻钟”宣讲,四个“一刻钟”都是不同群体的“零星时间”,实际上正是基层理论宣讲的“黄金时段”,是各自更方便、更乐意、更易于接受相关信息的“一刻钟”,某种意义上说,既是理论宣讲工作的“见缝插针”,更是“好声音”的精准投放。

选择“黄金档”投放广告,无疑需要更多的投入,也更要讲究内容和形式,努力确保产出与投入匹配。“一刻钟宣讲”同样如此,需要相关部门、宣讲工作者志愿者做出更多付出,少考虑自己是否方便、有时间,多替受众的便利着想。与此同时,锁定不同的目标群体,做到内容上更多干货、形式上更为大家喜闻乐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实践,让思想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更自然,提升“一刻钟宣讲”的含金量,扩大理论宣讲的传播效应。

天长市文明实践中心分类、分众、分时开展《时代新语》百场论坛、孝文化百人宣讲、文明家风百家传承“三百工程”,编写《孝行千秋》《天长家风故事》,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爱听的故事,组建61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网格、村居、企业、学校、机关,通过乡贤能人“乡里乡亲讲乡音”、身边好人“现身说法”,使新思想在群众中逐渐传播开来,新风尚在群众中逐步树立起来。

乡音传党音,党音入民心。“一刻钟宣讲”既是方式方法的创新,也体现出重实际、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打通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 让党和政府的思想、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民众认知、增进社会共识,汇聚民心、民智、民力推进各项建设事业,就要多些这样的创新实践、务实作为。(作者 潇婉)

    相关新闻
徽评:风雨同舟,筑牢江淮防汛抗洪“安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