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读懂“河长制”背后的“治水”密码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0-11-06 14:38:10 责编: 武静

合肥市聚焦河湖治理,坚持“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建制”的治水方略,已设立市、县、乡、村四级全部设置河湖长,共有4185名。市本级设置总河长2名、河湖长13名,管辖河湖18条。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从全国各地来看,河湖治理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长制”应运而生,并已在多地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带来了水质明显改善、水环境治理成效显现等积极变化。

展望更大的视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每一条河流的保护,都在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中,明确具体的责任人。省级设立总河长,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

从根本上说,“河长制”的成功推行,关键在于将责任进一步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力推组织形式更加精细科学合理协同,为推进江河湖泊保护廓清了责任主体、优化了顶层设计。长期以来,江河湖泊的生态保护,由于涉及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内容,多部门权责交叉,时常陷入“九龙治水、治而无功”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对于一些跨行政区域,或是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的河段,污染防治的难度更加不容小觑。

透过现象看本质,赋予“河长”牵头统筹的职权,就能让“大禹治水”的好想法真正变成“好办法、好做法”,更加权责明晰、履责有力,将纸面的制度设计真正转化为务实可行的环保行动。合肥市4185名河长保水畅河清——该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河湖长+排长+警长+检察长+民间河长”的五长联治模式。南淝河水质取得历史性改善,丰乐河、杭埠河、双桥河、裕溪河等河流水质保持优良,今年1-8月巢湖水质创历史最好记录。

制度精细,治河才有效力——从“河长制”到“河长治”,其背后书写的是环保发展大文章,折射出“用心治理”的创新思维,彰显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进一步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先进理念。带来的深刻变化是,巡河的动力不断激发、治河的效力不断凸显、护河的合力日益汇聚,“河长制”的制度优势正激荡着河湖的崭新气象,水系畅通了、生态修复了、水清岸绿了,真正的生态文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小河水清,大河才能水净。水是一个综合的生命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因此,要写好这篇大文章,不仅但不限于政府发文、建章立制、设立机构、看河巡查,更要有一种“立体治理”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长”,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呵护者、“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作者 杨鹏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