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弘扬中秋文化 传承家国情怀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1-09-15 08:58:16 责编: 武静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举杯邀月,无论是全家团圆还是漂泊异乡,中秋总会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思念。古往今来,每逢中秋时,月圆花好,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其中,咏出中秋无数千古佳句,留下百世流芳的诗篇。

中秋节是祈盼团圆的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小时候,一到中秋,一家人总是欢聚在一起过节,吃月饼赏圆月,其乐融融。此时,离家在外的游子会在中秋节时速速归来,而守候在家的亲人更是会精心准备。及至今日,尽管中秋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逐渐失去了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而中秋节也被认为是注重吃的节日,但是团圆和亲情,永远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也是人们最强烈的渴望……

传统中秋,需要现代表达。中秋节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我们要重视它本身的习俗仪式和重要意义,弘扬中秋文化,不断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传统节日才能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具体说来,月饼要吃,可以不用买那么好的,请客可以不用去酒店,但平时分散各地的家人一定要团聚,平时被忽视的亲情一定要凝聚和升华。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千年,我们可以赋予环保、生态、健康等文化元素,让月饼吃得更健康,让户外野外拜月赏桂时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月到中秋分外明”之风物境界、“千里共婵娟”之情感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思念境界,才会更具时代韵味,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中秋节是维系亲情关系的纽带。中秋赏月,不妨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去传承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搭起平台,创造更多可以让群众体验和参与的条件。比如,将民俗文化融入课堂和实践中,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借中国航天探月、探火星以及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等重大事件,讲述谈论相关科普常识,航天科技提升百姓生活的知识,畅谈祖国繁荣强盛的佳话,把中秋文化传承与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使他们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传统中秋才会历久弥新、越过越新。

中秋节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的载体。中秋节传统文化用“互联网+”表达中秋祝福,更加生动、丰富、亲民,互联网因传统文化更加文明、理性、有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递迅速,功能更强大,各大月饼厂商纷纷“触网”,各种“网上过中秋”网站纷纷上线,尽皆点燃了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在亲人团聚的时刻、在旅游的途中、在欣赏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拿起手机留下美好的记忆,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挑选精彩的镜头,编辑简短的文字,自编自导,与亲朋好友共享这美好瞬间。还可以组织网上中秋诗词诵读会、连线城乡旅游景区等活动,网络跨越时空,让中秋文化香味浓郁,今年的中秋节更加难以忘怀。

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其实就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弘扬,也是对后辈的一次传统文化的教育,其内涵丰富多彩。

中秋节散发着浓郁的亲情、深厚的故乡情,蕴藏着家人团圆、家庭美满的内涵,让我们珍视中秋佳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中秋文化,传承家国情怀,让我们每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中秋节的文化氛围,突出中秋节其本来拥有的丰富内涵,让中秋充满活力、吸引力、竞争力,让中秋节的文化传统世代传下去,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