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地评线】徽评:“四维发力”写实政务服务“大文章”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2-12-02 15:44:18 责编: 武静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原有政务服务5×8小时工作模式给办事企业群众带来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7x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站成为发展主流趋势。各地各部门须转变作风、化繁为简、夯实责任、合N为一,在“就近办、线上办、随时办、跟着办”四个维度持续法制,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幸福感,写实服务“大文章”。

“家门口”设点,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省力、省时、省心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需求导向。我们应善于利用“调研”这个传家宝,走出办公室,深入小区、商圈、企业等人流量大、服务需求多的地方开展摸底,主动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在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梳理出哪些业务可以“自助办”、哪些业务可以“下放办”,通过因地制宜、因事施策、精准落位,在最佳“黄金分割点”设立“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工作站,就近办理和核领营业执照、证照和发票,推动“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有效节约了办事时间和成本。

“数字化”办公,实现政务服务“一码办”。推进“数字化”政府,是打造“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站在深化“数字化”改革的“风口”,各地各部门应重点把握改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善用数字政务,可在政务服务站推行“网上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的“全程网办”模式,释放科技惠民红利。同时,要改变僵化思维,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健康码”“电子身份证”进行扫码认证,登录自助设备办理业务,在“一码通办”中,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人工受理、审核、出具结果”向“网上申请、审核、结果快递”转变,让“零见面办理”落地生效,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常态化”在岗,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建立健全7×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机制,能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之后没处办”的难题。各地应牢牢把握“民之所望,施政之所向”的治理理念,强化线下“阵地”打造,可在工作站设置政务自助取件柜,实现“办事人放材料——工作人员取材料——业务分派——审核办理——线上反馈、线下邮寄”全流程无忧服务。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周末轮岗”、“中午轮休”、“夜间轮值”制度,设立党员示范岗,安排党员业务骨干负责周末办理服务,组建党员先锋队提供引导辅助服务,确保“长明灯”常亮,多措并举提高群众获得感。

“后遗症”根治,实现政务服务“售后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干得好不好、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各级各部门,针对企业群众所呼所盼,可以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对窗口受理满足办理条件、材料齐全的事项,申请提交后,却不能成功受理、审批,或者部门推诿扯皮的投诉事项,进行登记核实,通过反向测评、曝光鞭策、谈心谈话,“亮剑”不良作风,根治“软骨症”“不为病”等形式主义问题。同时,长效化召集业务科室进行整改落实,组织业务人员开展政策解答、服务引导、部门协调和帮办代办等服务培训,由党支部书记全程跟办督办,把“办不成”转变为“办得好”。

看群众“脸色”办事,用人民评价来衡量。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到群众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高效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治理效能,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者 查逸涛)

    相关新闻
【地评线】徽评:跑出青春“加速度”,传好时代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