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教育
合肥将加快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9-09-10 16:28:50 责编: 武静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据江淮晨报报道,城市发展,教育先行。9月9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学前教育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高中教育方面,合肥市还将加快推进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数说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与之匹配的“教育”二字也承担着引擎作用。

“合肥市一直以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大幅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基础教育更是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会上,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就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数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

【学前教育】

 截至今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 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更多家长关注到学前教育问题。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新建、改扩建公办园,以增加幼儿园学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2016-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44所,新增学位4.2万个。通过对热点区域调整用地规划补建幼儿园、调剂其它用房改建幼儿园、租赁周边其它用房扩班等举措,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通过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依法收回,转换公办幼儿园38所。

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45.3%和77.3%,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8.8和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过扩建改建幼儿园、转换幼儿园性质、拓展园车使用、扩大公办幼儿园服务半径等形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和学位数量,正在推进项目82个,提供学位1.83万个。

全市还积极营造重视关心幼儿教师成长、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义务教育】 

全市已建立159个教育集团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义务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在先后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入学压力,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大幅增加设施布点,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满足适龄少年儿童的需要。

从2014年合肥市正式确定第一批41所新优质学校至今,先后开展的5批新优质学校创建,极大地激发了203所学校的活力与动力,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覆盖面越来越广。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合肥市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市建立159个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

【高中教育】

将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这几年来,合肥市的高中教育发展一直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除了以往‘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等‘顽疾’。”对于全市高中教育发展,王杰才从学校布局、课程改革以及评价体系上进行分析。

在优化学校布局上,近年来,合肥市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市属高中学校布点,优化农村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先后新建合肥七中、十中、四中新校区,加快合肥九中、六中整体搬迁步伐,进一步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局。

为主动应对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合肥市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工作。推动市属和县(市)区普通高中做好全方位的新高考应对,尤其是选课走班方案制定与尝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全市29所省级示范高中于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在评价体系上,全市也在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指导方法,整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合肥市立德树人工作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

推进11所职业院校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年来,合肥市走出了一条市级统筹、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多元联动、国际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王杰才介绍,全市现有36所高职院校(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达22.56万人,年招生7万余人;54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公办职业学校30所(省属13所、市属7所,县区属10所),民办职业学校24所(市管13所,县管11所)。

早在2015年,合肥市就组建了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协调30家政府机构、12家职业院校、9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和18家企业,集团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工作,全市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合肥市还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行校企“招生—培养—就业”全流程合作,推进11所职业院校与24家企业联合开展1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9所,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

【师资队伍】

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教育发展,教师是基石。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合肥市通过印发《合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配套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4份文件,全国率先构建了“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同时,开展全市中小学编制核算工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区域内改革工作方案,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

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评价方式】

加速建设“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

“在原小学绿色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加速建设独具合肥教育特色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情况监测与评价系统’。”王杰才表示,将通过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引领学校走科学管理、精准施教道路,实现学有所教。另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全市103所普通高中纳入评价之中,引导、鼓励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满足老百姓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合肥市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合肥教育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王杰才表示。

    相关新闻
合肥十中设安徽省首个海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