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教育
合肥教育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
来源: 合肥日报 2019-09-23 08:49:25 责编: 武静

据合肥日报报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市发展,教育先行。

从过去低矮破旧的平房到如今遍布家门口的“最美建筑群”;从学校发展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集团化”办学;从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方法到如今的智慧校园、翻转课堂建设……合肥教育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孩子们在家门口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愿望已经梦想成真。

从“戴帽中学”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学校

出生于1955年的庄燕,1974年从合肥师范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担任化学老师,在这里一干就是40多个年头,学校从三层小楼发展到如今的一校四区,庄燕亲眼见证了它的一步步成长和蜕变。

庄燕清晰地记得,1974年底她刚来的时候,学校还叫大通路小学。当时学校没有初中部,就在小学开设初中的课程,培养学生,俗称“戴帽中学”。后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变、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步步发展起来后,学校才正式更名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庄燕回忆说,那时的学校里只有一栋灰蒙蒙的三层小楼作为教学楼使用,楼前面是几排低矮的平房,包括小学和初中几十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挤在这栋小楼里学习。教学楼后面的一个小操场,只有用煤渣填起来的简易跑道,周围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

“那时的学习条件异常简陋,有的桌椅板凳还‘缺胳膊断腿’,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由于学校没有实验室,作为化学老师,自己只能在班上做一些简单的诸如酸碱反应之类的演示实验,学生是没有办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庄燕说,之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进入上世纪80年代,学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盖起了新的教学楼,重新修建了跑道,学校在慢慢变大,招生人数也在一年年增多,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10月,三十八中即将迎来她建校70周岁的生日,从1949年利用一个破落的小庙——求心庵作为教学场所,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校四区的“教育航母”;

从建校时只有3位老师和20多名学生,到如今拥有教职工400多人,学生6000余人;从当初破落低矮的平房到如今的“最美建筑群”,三十八中的蜕变成长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教育的发展历程。一所所学校的变化和发展,正是合肥教育走过7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注脚。

据市教育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56所,在校生约196.29万人。其中,幼儿园1076所,在园幼儿约2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2所,在校生约76.98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约15.77万人。而未来三年,每一年都会有100所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开建,教育强市、教育大市名副其实。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如今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电子白板、校园一卡通、无线全覆盖、高考排选课……在合肥,智慧校园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展开,“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初显成效。而这些在当初庄燕刚担任老师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

1974年刚来学校的庄燕还记得,那时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几支粉笔,那就是她全部的教学“家当”,之后才渐渐有了简单的投影仪、幻灯片,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在每个班级里安装了电视,之后开始有了电子白板,现在又实现了班班通。“老师可以把课本里的知识内容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给学生进行演示,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庄燕说。

今年42岁的杭旭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快20个年头,2000年左右,初出茅庐的他到育英中学担任政治老师,2006年进入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信息化的发展让他也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电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老师。

“现在教学条件越来越好,班级里设立了电子白板管理员,由学生自主制定电子白板管理手册,全班同学共同维护。”杭旭告诉记者,为了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学校要求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要参加各级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信息化练兵、微课制作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而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专业上的成长。”杭旭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100%、校园网建有率100%(校校通),多媒体教室覆盖率100%(班班通),学生个人空间注册率100%(人人通);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75∶1和5.86∶1,各项信息化建设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

“2019年,我们已全面实施《合肥市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2019-2022年)》,四年内将完成全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介绍说。

教师职业由“落寞”到备受“追捧”

“刚参加工作时,心里总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是不被社会认同的,难免会有些许落寞感。”庄燕感慨地说道,可是40多年过去,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机制在不断的改革,教师待遇也在不断地提高,如今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学校、各级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到外面学习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教师的待遇如今也能和公务员相“比肩”,现在很多人又都争着去当老师。“我已经退休好几年了,退休后的待遇也不错。如今孩子也已长大成人,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出门散散心,到处旅游一下,非常开心。”

“40年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都尝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喜欢上了教书育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工作,我为此感到很自豪。”庄燕发自内心地说道。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除了在全国率先构建“1+3+1”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我市还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开展乡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督查调研。在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加强教师培训研修,建立国培、省培、市培、县培以及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命名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和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大力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

“全社会现在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更加强烈,同时也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我也很欣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今后也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接再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杭旭坚定地说道。

·熊伟 张堂堂 本报记者 束芳·


    相关新闻
合肥滨湖新区拟新建2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