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经济
一年一度发布的民企百强榜,向来是观察经济发展态势和民营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日前,2021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公布——
民企百强榜,透露啥信息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0-25 09:49:52 责编: 刘东伟

入围门槛更高 规模实力提升

走进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屏幕上订单排产情况一目了然。ThinkPad生产线上,键盘测试系统、触控板测试系统等都“无人参与”。联宝电子生产基地平均不到一秒即可下线一台笔记本,2021财年第一季度总出货1121.6万台。在新发布的2021安徽民企百强榜单上,联宝电子以逾千亿元的营业收入领衔营收百强,标志着安徽民企规模实力的新突破。

尽管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安徽民营企业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韧性。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4万亿元,增长3.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6%。省工商联、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2021)》显示,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连续11年提高,达42.03亿元,较上年增加5.15亿元。与之相应,营收百强营收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2572.44亿元,较上年增加2658.25亿元。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民企营收百强前十名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联宝电子之外,全威铜业、六安钢铁、山鹰国际、中科电力装备等分别属于金属冶炼加工、造纸、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行业。

民营经济吸纳了我省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是稳就业的主力军。这在民企百强榜单中同样有所体现。2021安徽民企营收百强企业员工总人数为55.15万人,较上年增加14.22万人,同比增长34.74%。民营龙头企业积极稳定员工队伍,吸纳就业大幅提升,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作出了较大贡献。去年以来,我省采取“免、减、缓、退、降、延、保”等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受惠于此,民营企业纳税规模有所降低,营收百强缴税总额366.13亿元,同比降低3.71%。

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差距较大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百强民企的产业分布,折射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态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有力政策举措。当前,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正深入开展。2021安徽民企营收百强中,有58家上榜企业属于十大新兴产业。在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中,民营企业已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分析报告指出,在民企营收百强的行业构成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上年的第六大行业上升为第一大行业,营收总额占比达13.33%,较上年增长3.8%。这反映出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经济活跃给相关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省确定的十大新兴产业“首位产业”。以联宝(合肥)电子科技公司、滁州惠科光电公司、立讯精密工业(滁州)公司、安徽华米信息科技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企,在计算机硬件制造、平板显示器件、机器人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关键通信元器件等领域已有较强竞争优势,成为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

区域分布上,民企营收百强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阜阳和滁州。以上四市入围企业共71家,占营收百强数量逾七成。调研分析报告指出,近几年民营龙头企业正向以合肥、芜湖为核心的合肥都市圈集中。合肥市入围营收百强企业近三年营收总额复合增长率达54.27%,反映出合肥都市圈民营企业发展的迅猛态势。淮北、阜阳、宿州、亳州及安庆、宣城、池州、黄山等市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民企区域布局和发展状况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

营商环境改善 获得感较明显

早餐会上聊机遇,午餐会后加微信。近来,芜湖、黄山等地创新政企沟通机制,搭建服务企业家的平台,推动了营商环境优化,让广大民营企业家感受到党和政府为“自己人”办事的真诚与实效。

今年4月,我省召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万人大会,出台“民营经济25条”,秉持尊商、爱商、重商、厚商的立场,为民营企业家创意创新创业创造营造更好政策环境。民营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受如何?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有所缓解?减税降费政策是否有效落地?民企百强调研分析报告对此作出了回答。

报告显示,有86家营收百强企业参与营商环境改善问题调研。认为政府服务企业力度加大的企业57家,较上年增加14家;认为市场准入方面改善的企业25家,较上年增加8家;认为涉企执法更公正的21家,较上年增加8家。此外,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氛围等营商环境指标也有明显提高,显示“放管服”改革得到广大民企认可。

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民营企业资金困难。我省有关方面主动作为,确保金融服务“血脉”畅通。有85家营收百强企业参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调研,其中55家认为问题有所改善,30家认为改善不大。减税降费方面,参与调研的93家营收百强企业中,分别有39家、35家和26家企业在增值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减少等方面获得减税政策支持,反映减税政策正逐步落实到位,企业获得感较为明显,当前仍须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更加主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 汪国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