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安徽日报理论 | 推进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8-12-04 08:50:07 责编: 武静
0
郑重声明:1、凡安徽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安徽新闻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安徽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隋唐时开发大运河,漕运把安徽各地组合在以扬州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与文化区。战国时期楚灭掉越国,以安徽为中心的楚文化东进,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徽商在江南的中心苏州、杭州、上海、扬州以及江南市镇造成一个由坐贾、行商与海商所构成的商业网络,不仅活跃了当地的经济,还把徽州文化带到长三角广大地区。

文化市场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们推进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长三角地区汇聚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江南文化与徽文化同根同源,都源自中原文化。两种文化长期交流交织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战国时期楚灭掉越国,以安徽为中心的楚文化东进,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言:“楚越数相兼并,故民俗略同。”东晋初,中原衣冠南渡,大大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水平。隋唐时开发大运河,漕运把安徽各地组合在以扬州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与文化区。南宋定都杭州后,长三角日益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许多安徽人前往杭州参加科考、担任官职,或前往长三角其他一些地区任职,安徽与苏浙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元代,皖南徽州等地与长三角的经济关系,因徽州商人的商业活动而得到加强。明朝建立后,将安徽和江苏一并划归南京管辖,称南直隶,清初改为江南省。徽商在江南的中心苏州、杭州、上海、扬州以及江南市镇造成一个由坐贾、行商与海商所构成的商业网络,不仅活跃了当地的经济,还把徽州文化带到长三角广大地区。

江南文化是在徽文化(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甚至还包括部分淮河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的基础上融汇多元文化的产物。从发展路线图来看,是从北向南、从西向东。从汉至唐代,江南因地理的相对偏远,文明程度较低,受儒家影响要比中原小一些,在文化个性上也就比中原更自由、开放、活跃,佛教、道教在此流播迅速,形成鲜明的宗教特质。从历史纵向来看,从春秋时期的吴越区域经济发展,唐宋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徽骆驼、绩溪牛”等无不体现着江南人民的开拓精神和聪明智慧。从区域来看,从安徽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到江苏的“三创三先”新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以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无不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经世致用、崇文重教、诗性柔美、精致典雅的传统气质和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

当前,沪苏浙皖正抓住新一轮机遇,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对于基础设施、交通、经济、生态、信息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进展较慢。未来,应加大对江南文化等的挖掘整合力度,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按照《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统一开放的现代化文化市场要求,推进文化市场一体化。

一是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文化市场一体化制度设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文化发展理念,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文化市场一体化行动纲要,加强长三角地区文化政策与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成立长三角文化创新研究联盟和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搭建长三角文化资源数据平台。划分不同文化市场功能区,推动各地建立不同层级文化产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

二是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市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长三角地区统一的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长三角地区内的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报业、演艺等大型文化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化企业航母。加速“专、精、特、新”民营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养一大批蜂鸟文化企业和独角兽文化企业。

三是加速文化科技融合,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业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市场业态,发展电子票务、电影院线、演出院线、网络商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支持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提高文创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四是注重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地区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产权、版权、技术、信息、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国家版权基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杭州文化产权交易所、合肥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作用。积极搭建文化产业集市、展销会、博览会等综合交易平台。加大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五是加大文化遗产创意研发,打造区域特色化产业集聚区。将长三角地区内的自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作为文化存量,与科技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增量一起,通过城市修复、生态修补工程,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活化历史街区和各类遗产,实现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六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构建开放有序的区域文化市场体系。研究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协调发展的法规制度,健全区域文化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价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文化市场联合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依托上海、杭州、合肥、宁波等地知识产权法庭,加强文化知识版权保护,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长三角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长三角地区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形成“草灌乔”共荣的城乡文化生态。(刑军)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安徽日报理论 | 我省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