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全媒体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12 09:21:25 责编: 武静

【编者按】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本刊特组织刊发专题文章。

                构建全程媒体的挑战与对策

沈正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应积极投身到互联网的大潮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参与受众市场竞争,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当好全媒体传播矩阵的“领头羊”。其中,构建全程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是推动媒体转型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路径。

全程媒体的概念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媒体应全程关注和报道大众关心和关注的新闻事件。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中,或者说任何一条信息随时都可能变成一个公众关注与热议的对象,它消灭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颠覆和改写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流程,传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二是媒体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应协调一致地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各个流程也处于一个相互链接、彼此协调的封闭性运营之中,共同编织起一条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因此,全程媒体的提出,既是针对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中存在明显不足而言的,也是对新型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流程建构提出的新要求。

全程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提出的挑战与要求,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及时、迅速地捕捉最新新闻信息,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一些主流媒体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新闻运作,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反应不够敏感,致使新闻的时效性滞后。全程媒体则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扮演好社会雷达的角色,迅速捕捉社会最新信息及其变动情况,受众随时可通过媒体触达最新信息。其次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社会热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成就报道多、问题报道少,领导报道多、群众报道少,结果报道多、过程报道少等“三多三少”倾向,是一些主流媒体长期存在的问题。全程媒体则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对社会热点事件作跟踪问效的连续性报道和追踪式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杜绝有始无终的“烂尾新闻”和“悬疑新闻”。再次是整合媒体内部的渠道资源和人才优势,联手打造新闻精品。传统媒体内部由于分工过细,各自独立运作,导致彼此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新闻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至于新闻的影响如何、受众是否满意等,往往很难把握。全程媒体则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具有媒体融合的思维,整合媒体内部的渠道资源和人才优势,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新闻生产实施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联手打造出新闻精品。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对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和传播流程进行再造和重组,构建全程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新机制与新体系,打造符合媒体融合要求的新闻生态和媒介形态。

第一、增强系统思维和整体效应。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由于缺乏系统思维,往往重视新闻生产而忽略受众反馈,将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公信力割裂起来,实际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要旨,贯穿于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全流域、全过程,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全程媒体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着力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上,对这“四力”进行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其整体效应。

第二、实施媒体流程优化和平台再造,提升新闻生产能力。从新闻生产流程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选题和新闻线索往往由新闻记者凭经验行事,新闻价值判断完全靠记者或编辑个人的感觉和直觉,缺乏精准性和科学性,受众的兴趣和爱好究竟在哪里,无法知晓。全程媒体机制下,新闻议题设置、新闻线索获取、采访内容策划等,则可以通过新闻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完成。新闻编辑不再被动地接收和修改前方记者发回的稿件,而是提前介入到新闻选题策划和具体新闻采写之中,根据不同媒体受众的不同诉求进行个性化新闻提示和稿件编辑。新闻采写模式及其新闻生产者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依靠专业记者生产内容(PGC)的手工模式,继走向“专业生产+用户生产”(PGC+UGC)的Web2.0模式后,又将走向Web3.0新阶段即算法生成内容(AAC)与PGC和UGC三足鼎立的模式。

第三、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从新闻传播的内容、技术、平台到媒体管理,构成了又一个相对闭合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全程。新闻生产力的打造和提升离不开这几大因素的作用。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运用和赋能,无疑让媒体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区别于传统媒体手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机器学习”、“用户画像”和“精准推送”。“机器学习”结合“用户画像”可以计算出一个非常精准的基于用户的信息流,“用户画像”构建的维度越多,其推送的内容就越为精准。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精准推送”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对受众诉求进行详细了解和准确把握的天然弊端,再加上先进的管理手段的运用,从而让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报道反馈和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成为一种新业态、新常态。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全息媒体建设的着力点

胡 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对“全媒体”概念进行了多维、纵深的定义和诠释,系统阐释了全媒体的呈现形式和丰富内涵。全息媒体的兴起源于全息技术的发展。“全息”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的“holos”,意义为“全部的信息”。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柏提出全息成像理论,全息技术由此备受关注。全息技术支撑下全息媒体融合视频与文本、游戏与学习、触摸手控、H5富文本等内容,呈现形式愈加多元也更为立体,力求从技术上呈现全部的真实,带来了新闻接收的新体验。

建设全息媒体,推进主流媒体全息化,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建构舆论引导新生态。主流媒体全息化,是新形势下抢占舆论传播制高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要求。全息化的主流媒体以舆论引导为出发点,辅以立体多维的全息技术,以公信力、引导力形成穿透力、影响力,从而确立舆论“风向标”的地位。唯有娴熟运用全息技术,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语境,主流媒体才能在对内对外传播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从而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唱响时代主旋律,发出文化自信的最强音,成为引导舆论的“定音锤”。二是有助于探索网络传播新方式。主流媒体全息化,既实现新闻事件立体、多维、即时的传播,又可以对传统新闻表达进行再建构。从新闻产品生产看,全息传播模式贯穿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从快讯、简讯到通讯报道和深度解析,甚至前情追溯,都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呈现新闻信息的不同信息点。把新闻从静态的产品变成实时滚动的动态产品,兼顾了互联网的速度和报道的深度。全息技术带来的不是单向式的传达而是交互式的传播,它使新闻处于不断重构与再定义的状态。从新闻产品的分发看,终端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到云融合,全息媒体在资源、技术、运营等多方面实现高度纵深融合。三是有助于开启媒体发展新格局。主流媒体全息化,既是媒体创新求变的自身需要,也是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全息技术支持的主流媒体,既有内容生产的优势,又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必将在媒介阵营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竞争力,有助于全面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同时,全息技术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本实力,媒介的全息化过程也因此成为优胜劣汰的过程,实力弱小、特色不够鲜明的媒体或被淘汰,或被整合,这些都有助于重构传媒格局,增强主流媒体优质新闻的生产力和传播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建设全息媒体,推进主流媒体全息化,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着力:

坚持正确导向。全息技术的使用和全息媒体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应借助全息技术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完善体制机制。全息媒体建设,不单单是技术革新,还牵涉到媒介改革、媒介融合和媒介思维的变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对主流传统媒体给予有效的配套政策支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规划建设与实施中,政府部门应当协助媒介做好全息媒体建设顶层设计;各级宣传管理部门依照新媒体的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尤其是政策优惠,推动全息媒体建设目标明确、方向准确、分步分类,逐层推进逐步实施。

锻造人才队伍。主流媒体应当在全媒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谋求技术优势,而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全息媒体建设既要有善于技术攻关的研发类人才,也需要善于利用新技术的新媒体传播人才。目前,全息技术运用最早和最普及的是人才队伍相对精良的中央媒体,包括省级媒体在内其他主流媒体在全息化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因此,要兼顾人才储备和人才建设,在两种人才兼备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借助全息媒体,着力运用场景可再生、信息可还原的技术提供更多真实客观的信息,切实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强化技术支撑。技术进步已经推动媒体发生深刻变革,全息媒体建设更是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机器新闻、虚拟现实、智能硬件及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向媒体行业渗透,使得信息采集、加工、传播与交互主体逐渐泛化,世界第一个“AI合成主播”也已在新华社上岗。具体到安徽的全息媒体建设,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区域科技创新优势,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有语音与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科大讯飞是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华米科技已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领军企业等,这些都是安徽主流媒体全息化建设可资利用的独特资源和优势。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建设全员媒体的思考

周荣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对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从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角度对全媒体作出了深刻阐释,为全媒体建设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在这“四全媒体”中,何为全员媒体?顾名思义,全员媒体是全体成员可以参与的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的应用,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信息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论坛/BBS、博客、微博、即时通信、照片分享、视频分享、网络直播等获得广泛使用。这些自媒体与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即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个体和普通机构“点对点”的传播,最后演化为“多对多”的立体网状的传播形式,因此也深受网民的欢迎。全员媒体是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即人人都有麦克风,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机构、专业的组织联盟,还是个体的用户,皆可以整合各自的媒体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相应的内容或服务。

全员媒体对认识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和趋势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全员媒体是媒体融合不断发展的产物。媒体的融合,源于技术的融合,逐步引发为功能的融合、内容的融合、渠道的融合、平台的融合,直至组织的融合、产业的融合以及文化的融合。这种从人机的融合到人际的融合,全员媒体既反映了融合的泛在性,也反映了融合的多样性,并带来社会深层次的变化。其次,全员媒体还孕育着人民群众无限的智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员媒体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能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再次,全员媒体鼓励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民群众以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体内容、分享媒体内容、加强网络交往,有利于构建出平等、公开和共享的新型文化样式。

全员媒体对当前的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全员媒体极大地扩展了媒体的疆界,如参与人员通过博客创办自己的“网络报纸”,通过网络直播拥有自己的“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通过社交媒体构建虚实交融的社交网络等。主流媒体要建成全员媒体,就要扩大媒体的疆界,向各种不同的媒介渗透,与各类媒介互动,打造新型平台,实现全员媒体创建的内容与主流的声音共振、共鸣,这是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全员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且时效性强,可即时发布、迅速传播、有效获得反馈,形成交互性极强的社交媒体。主流媒体在向全员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云、网、端无缝对接的服务和应用,如何利用好全员媒体产生的内容资源和数据资源,并将其整合为生产要素从而成为媒体资产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就要充分认识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深刻把握媒体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充分吸取互联网全员媒体实践的经验教训,明确发展思路,扎实推动全员媒体建设。

一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达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而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可见,全员媒体的基础设施布局已悄然成型。移动网络技术的融合,是一体化发展的方向,是智能终端上功能的融合,是网络上各路渠道的融合,也是云端各种媒体平台的融合。媒体在移动技术层面的任何一次融合,都有可能是传播层面的一次革命。主流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既要重视全员媒体云网端技术的整合,也要重视全员媒体优势的构建和利用。主流媒体在全员媒体的建设中,可根据自身的实力,出资建设自媒体平台,或者利用好已有的自媒体平台“借船出海”,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二要充分考虑组织的协同与融合。全员媒体倡导开放、平等、公开和共享的传播氛围,但是同样认可网络空间中产生的“意见领袖”或网络权威。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组织的协同探索全员媒体的应用,即通过共同设定一定的媒体传播的目标和任务,将一些相关联的组织乃至个人组合在一起,经由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运营方案,协同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如通过对某一活动的公开宣传,采取众包、众筹、众创等手段,通过大规模的协同创新完成相应的任务。在组织的协同和融合过程中要考虑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同步提高参与人员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

三要注重内容建设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媒介资源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内容的叙事风格要依据统一的新闻叙事目标,针对不同的媒体提供不同的叙事模块和叙事风格,完成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超媒体叙事。内容建设则要融入职业内容生产、专业内容生产和用户内容生产,充分尊重内容的知识产权,尽可能形成有大量“粉丝”的知识产权运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立足数据资源 打造全效媒体

冯南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鲜明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并从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角度对全媒体进行了深刻阐释。其中,全效媒体,意思是媒体越来越分众化,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让传播更精准、更有效率。全效媒体旨在实现信息传播的精准度与有效性,最终提高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一篇报道发出去,有哪些人关注,传播效果如何?这些信息媒体过去无法得知,这叫非全效传播。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媒体了解那些从未见面的用户、实现精准传播与有效传播提供了前未所有的条件。媒体在准确把握用户群甚至潜在用户群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分众化投放产品服务”,把合适的信息精准、及时、智能地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不同人、不同情境下的需求,则能够最大限度黏住用户、真正实现自身传播潜力。数据分析还可以清楚显示信息的去向与反馈,有助于有效引导舆论,保障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全效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着重把握如下环节,进而重建用户连接,实现媒体与用户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的精准传播,全面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一、树立大数据是新闻的重要资源的思维

大数据是一类重要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每个行业都在不断挖掘数据所带来的实际价值,媒体行业与传播数据最息息相关,自然更应该牢牢树立大数据思维。随着传播主体的大幅增加和“信息海洋”边界的极大扩展,信息资讯前所未有的丰富,如何精确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就成为媒体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事实上,媒体的数据属性已渗透在选题、写作、传播与评估等媒体全流程的诸多环节:选题环节,数据支持能够使阅读量、正面传播效果、时度效表现等情况更加明晰;写作环节,数据支持能够从事写作的计算机程序(机器人)自动生成新闻;传播环节,数据支持有助于清楚显示不同传播渠道投放与用户触达等情况;评估阶段,数据分析作为辅助手段也已非常普遍。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大数据也必将在媒体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全效媒体,传统媒体应树立大数据思维,深刻认识到数据是媒体了解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依据,是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实现商业价值变现的核心资源。

二、推动用户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用户大数据是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实现“分众化投放产品服务”的基础。尽管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信息数据资源,但主要局限于内部的新闻内容数据、历史数据和媒资数据等。这些数据资源量极其有限且多为静态,导致传统媒体仅有一定数量的受众数据而非真正的用户数据。因此,推动用户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就成为全效媒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建设智能终端。虽然传统媒体也可借助微信、微博等各类互联网平台建立起与用户的联系,但却很难拿到用户的数据。因此,必须建设自有智能终端来采集用户阅读习惯、生活方式等相关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终端采集用户数据提供了广阔便捷的平台。另一方面,建设大数据资源平台。媒体要想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用户大数据资源体系,还应建设大数据资源平台。通过互联网采集、接口导入、历史数据导入、远程汇聚等各种方式,将内部资源、互联网资源、第三方资源等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与有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巨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数据资源。

三、实现新闻的生产理念转型

互联网的互动性使得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具有较高的公众参与度,全效媒体的新闻也一定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互动性要求。这意味着新闻的生产理念要转向“以用户需求驱动、以数据驱动,按需生产内容”。可借鉴这样两种模式:1、个性化推荐和定制新闻模式。个性化推荐的核心是“用户画像”,即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模型及算法刻画用户肖像、分析用户行为轨迹,挖掘用户对信息的偏好和潜在需求,并据此进行分众化、精确化的信息产品投递,同时收集用户反馈,积极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与用户共创价值、共享价值。2、众包式新闻生产模式。“众包”是指利用集体智慧来搜集与核实信息、报道故事,或者在新闻生产中作出选择。新闻报道的事件调查、数据分析、档案查找、文献解读等工作,也可采用“众包”方式请网友分担完成。新闻机构对网友完成的工作进行把关审核后发布。职业传播者与网络用户的这种融合,既可以利用网友人多量广、专业门类多样的优势,对事件、数据、档案、文献进行全方位、高速度的调查和分析解读,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能降低人工成本,扩大用户群体,增加用户的参与感。

四、强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传播效果评估

对于新闻报道的受众反馈,可以借助大数据,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了解其被关注、引用、转发及评论的具体情况,从而为新闻报道的到达用户“画像”:分析用户的个体与地域分布特征,以及信息传播路线特征等,同时借助用户留言和评论了解用户反馈。这就是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结果能使相关部门及时把握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和舆情动态,并根据大数据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从而高效指导宣传报道的相关工作,有效提升媒体和行业的服务与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