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 | 学术文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石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19 09:04:16 责编: 武静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力、竞争力重要源泉”。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分支,包括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制度、学术组织、学术名家、学术成果、学科专业等。学术文化的高度和宽度直接决定了大学的格局,也直接影响着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因此,大学“双一流”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统一关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成果转化等“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都离不开学术文化的支撑。学术的创新和繁荣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但高校的学术权力也必须是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统一。学术自由要接受学术规范的约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遵循学术管理的特点与规律,要有程序的约束和规制。此外,大学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并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与任何社会组织一样,资源配置都需要行政权力。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行政权力在资源争取和优化配置中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把握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关系,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术生产和学术传播的源流关系。学术生产乃学术活动之源。增强学术生产能力,应首先依托学科方向、学科群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组织,打造一流的学术团队,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实现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促进新知识的生长和新学科方向的诞生。学术传播和应用是学术生产的价值之所在。学术成果的传播不仅需要在大学内部推广,与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紧密相融,内化为大学文化核心,还需向社会大众普及,促进各行各业不断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更好地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学术传播还需要面向国际社会,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与我国国家实力相对称的话语权。学术生产与学术传播,二者既是源与流的关系,同时也是良性互促的关系。

学术积淀和学术创新的互益关系。大学既是知识发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又承担着学术积淀、传承的重要使命。大学学术积淀决定着学术创新的能力和成就,决定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要立足大学学术文化,在对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学术创新成果也需要及时进行整理、宣传和学习。大学的学术成果、学术精神、学术人物等,随着时间的迁移,会沉淀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大学所有人的共同记忆和精神品格。这种学术积淀与学术创新,对推动高校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名家和学术团队的依存关系。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学术名家牵头,学术名家也需要优秀的学术团队予以配合。以学术名家为中心,构建一支专业强劲的学术团队对大学学科建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需要在学术研究范围内给学术名家充分的自主决定权,配置学科建设资源,打造整体水平高、师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通过学术名家带动学术团队的成长,名家带头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在学术名家的带动下,通过高水平学术活动推动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提升学者、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学术约束和学术激励的平衡关系。激励和约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若无一定的激励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者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需要的配套物质条件若难以满足,学术活动将很难深入进行。缺乏科研奖励和较好的待遇条件,也留不住人才。若没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大学学术创新难以为继。但激励也需要约束,学术文化要注重学术伦理建设,严惩学术失范行为。若学术制度设计或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使用不合理,形成优汰劣胜的破坏机制,学术生态将会崩溃,学术创新几无可能。因此,要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需要平衡好学术约束和学术激励之间的关系,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在求真、向善、趋美的学术旨意中,培育优良学风和健康人格。(储节旺)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基地)

    相关新闻
安徽日报 | 改革开放何以带来“三个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