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9-10 08:35:21 责编: 武静

董 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抓“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努力闯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与此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迎难而上,补齐补强短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治污压力依然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狠抓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出台《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实施意见》,长江干流安徽段排查掌握的排污口全部实现智能化在线监控,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为优。2018年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87.6%,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9%和94.6%,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4.3个百分点。但不容乐观的是,空气质量方面,许多地市还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方面,全省监测的多条河流、多座湖泊水库轻度污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任务依然艰巨。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绿色发展亟待加速。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8年安徽省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第三产业比重仍低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绿色发展、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的拓展空间还较大,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压力还较大。

生态环保投资加大,但企业转型动力不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需要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转变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2018年全省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2.1%,单位GDP能耗下降5.4%。但由于受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影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尚未根本缓解。生态产品生产不够丰富,绿色环保产业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生态补偿机制基本确立,但地区和领域不平衡。新安江生态补偿制度执行以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安徽总结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有序有力推进水、空气、森林、湿地、矿山等多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在推广落实过程中,市、县两级还存在一定困难,县级财政自筹资金不足,生态补偿基金分配不够合理,制约了推广效果。由于地区环境的差异,皖北地区生态建设整体落后于皖南地区。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思考

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执行到位。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政策是理念的体现。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市县乡、各行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既要突出重点,找准污染源,打歼灭战,又要统筹谋划,联动协作,打防御战。既要各级各部门负起领导责任、政治责任,守土有责;又要广泛动员、调动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促进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注重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充分利用安徽的科教优势,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激励企业进行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绿色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投资生态技术,开发生态产品,不断壮大环保产业。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各地各部门要细化目标责任体系,明确各项任务实施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方案实施的监督与考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并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加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知识体系的宣传和培训,将环境伦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倡导培育环境道德;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居民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尽快在全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基地)

    相关新闻
安徽日报|安徽七十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主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