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 | 以创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2-25 11:20:27 责编: 武静

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把“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作为长三角区域最重要的战略定位,赋予了今后若干年长三角最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长三角地区必须凝聚创新力量,加快发展步伐,以创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打造创新策源地,营造浓郁创新氛围。要把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发展目标导向聚焦于创新策源地的打造,大力推进城市创新和区域创新,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并宽容创新失败。发达国家的发展事实证明,城市群的兴旺发达与新的创新中心和创新策源地的不断涌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城市群的兴衰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新的创新中心的涌现。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美国中部都市群,因为长期发展停滞,没有新的创新策源地和新的创新中心出现,从而陷入衰退。而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则因为涌现了如洛杉矶这样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的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中心,以及旧金山湾区这样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中心,从而推动了美国沿太平洋地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都市群的兴起。长三角的发展,无论是从承担国家强劲活跃增长极的历史使命,还是从区域层面提振长三角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都要求长三角区域各省区各城市,要把打造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城市,形成创新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作为最主要的任务。

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鼓励跨区域发展。应以政企互动的产业链空间优化分布行为,突破地区间行政壁垒,提升要素空间配置效率和创新发展效率。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应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牵引,重视创新策源地在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连动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充分利用长三角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禀赋优势,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政策支持为后盾、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产业链跨(行政)区域发展的优势格局。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优势和动力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先在杭州获得发展突破,形成了自主创新链环集群,进而由长三角向其他省区和城市拓展。鼓励创新策源地市场主体充分利用长三角各地区各城市的优势资源禀赋,同时也以自身的产业链空间分布的优化行为促进了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

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长三角区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要聚焦如何打造世界级创新策源地与创新要素配置中心这一要务,以此来推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比如,为了鼓励各地推进发展创新,鼓励创新策源地的创新资源输出,或是为了引导创新资源向其他行政区域进行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空间拓展,需要在财政分配体制以及其他的资源分配体制上进行改革,既要有对创新策源的激励,也要有创新资源的共建、共治和共享。在打造创新策源地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发挥创新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在打造创新良好环境、形成创新良好氛围、鼓励包容创新尝试等方面多着力。打造创新策源地要特别强化创新稀缺资源的共建、共治和共享,这就要求充分重视是创新人才的培育和集结,为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人才制度上进行进一步创新,譬如,尝试建立长三角人才资源共享库,推动人才进行有序流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建立各类创新资本,加快市场结构转型。要重视创新资本在打造创新策源地以及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此要鼓励创新龙头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建立诸多风险基金,扶持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杭州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在打造创新城市方面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和阿里巴巴作为浙江省最大和最活跃的民营风险投资集团的存在分不开的。诸多发展实例表明,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结构演化的自然规律,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兼并,推动形成具有更大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资本集中,能够形成以雄厚资本实力作为后盾的民营创新资本链,从而形成创新激励,大幅度提升创新效率。

安徽是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成员,在科学资源、区位条件、劳动资源的集聚方面具有自己的差别化的发展优势。以创新为引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需要在这几个方面作努力。第一,加快改革步伐,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根据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40余年的经验,即便是经济发展相对后进地区或区域经济的非核心地区,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创新的优势。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制度的完备性常常处于待完善阶段,会给制度创新留下较多的空间。利用这个特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就可以将后发优势转化为创新的优势。第二,重视要素资源禀赋差异,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安徽在制造业的多个链环环节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集群匹配性的优势,发展的路径依赖优势,以及城市异质性的优势等等,安徽的创新发展需要从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链环入手,以创新策源地的打造为突破口。在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的视野下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集中自身力量,打造创新策源地。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充裕的科技创新资源,但是要成为创新策源地,还要看是否有足够的创新企业家人才,能否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融合体系,进而在更大空间范围发挥创新驱动的增长极作用。当前合肥还需要加快培育和集结与科创资源相配套的创新资源,尤其需要培育和打造有利于创新持续发生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包括政府部门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对创新企业家的发现、培育和支持,以及对社会和民间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同时,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重视企业家和民间力量在推进创新行为转化为产业发展行为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新闻
虞爱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把握“五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