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 | 织好农村生态防控网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2-25 11:22:03 责编: 武静

徐玉祺 黄洪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眼下春耕在即,农村防疫情与保生产两手都要抓,这就要求我们把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态治理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通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织好农村生态防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干干净净迎小康。

构筑城乡一体防护网,打通生态治理“最后一公里”。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卫生习惯是抵御病毒入侵的最根本条件。目前,农村一些地方饮水安全、垃圾处理与卫生服务条件差,生态治理滞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不一致,在疫情面前更显脆弱。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就是对这种城乡失衡的生态治理体系进行纠偏。疫情之下,建立城乡协同生态治理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也为城乡生态治理的兼容互补提供了新思路。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体的,两者唇齿相依。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守住了城市的“菜篮子”。许多粮食产区将粮油蔬果等物资源源不断驰援武汉市、湖北省,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无疆大爱。城乡人员流动、疫情信息反馈和物资调配上,镇村两级防控体系与市县防控体系实现联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体现了疫情防控城乡一盘棋。这些做法须加以总结,要彻底破除生态治理城乡切割的二元治理方式,弥补农村生态治理缺口,确保生态治理和建设投入城乡平衡,实现生态保护网络城乡全覆盖。基层是抗疫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构筑城乡一体生态防护网,可以共同防疫,也有利于推进城乡生态资源共享和生态治理融合,促进城乡生态治理和社会进步协同发展。

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凝聚疫情防控的科学共识。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群防群治,才能有效应对疫情。农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生态意识薄弱对疫情防控和生态治理构成障碍。这就要求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消除封村封路管制下的心理恐慌和错误认知,对村民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坚定抗疫战必胜的信心。瘟疫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每一次重大疫情除了会带来恐慌和病亡,也会促使人类在与疫情的生死搏斗中更新生理知识,冷静思考天人关系,转变生活方式和生态理念。17世纪英国的鼠疫持续一年之久,造成十万生灵的死去,也促使了欧洲人卫生意识的觉醒,开始重视对下水道的建设和垃圾处理,沐浴得以流行,香水和香皂应运而生。农村疫情的防控,当前要清除病毒滋生的脏乱环境,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干干净净迎小康”的要求,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规范生活垃圾、牲畜污染物的收集、贮存、转运,生态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等。要加强饮水安全和消毒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口罩等防疫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针对疫情中人民呼声最为强烈的野生动物捕猎问题,要向村民宣传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封堵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源头。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态治理效能。如果说白衣天使们冲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那么广大农村地区就是疫情防控的大后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阻止疫情蔓延就是与时间赛跑。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第一道防线”的构筑提供加速器。“智能环境监测+大数据技术”是用于确定污染来源、垃圾分类和监测秸秆焚烧的常用手段,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中可加以利用,有针对性地面向卫生死角进行搜索和清理消毒,也可以肩负人口追踪和管控等特殊使命。农村作为亲缘社会在节日期间人口流动性较高,且常伴有聚集性活动。疫情期间,按照传统方式逐户摸排人员流动情况,费时费力且有较大安全隐患。借助大数据所提供的人员流向、疫情实时分析等服务,对重点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测追踪,可以高效地对村庄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筛查管控。农村实现生态治理远程化、智能化,可以重点开展水源监测和污水处理,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运用“天空之眼”无人机,在疫情监控中可全景俯瞰村庄,以最快速度发现人员聚集等情况,并通过视频对话予以劝离和跟踪;在春耕生产中,可承担撒种、插秧、运送肥料和喷洒农药等大面积、远距离作业,减少人员外出,保护粮食生产安全。运用集合网络平台和监控摄像头的“生态云”技术,可用于疫情通报和群众信息处理,也可以对群众反馈的或拍摄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疫情之下绿水青山更是我们生命的根脉,伤害它们就给人类自身埋下隐患。农村生态治理,要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敬畏生命,善待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要运用现代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联防联控不留死角,织好农村生态防控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基地)

    相关新闻
虞爱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把握“五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