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协同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3-09 15:30:22 责编: 武静

陈 雯 孙 伟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江苏和安徽两省联合上报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都市圈发展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与城市群一体化相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多以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将周边地缘相近、自然山水相连、文化语言相通、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地区,通过规划引导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共建、公共服务互惠互享、产业经济要素无障碍流动,形成紧密经济圈、共享生活圈和文化交往圈等。南京都市圈作为一个跨界江苏、安徽两省的都市圈,其发展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南京和合肥两个中心城市腹地竞争关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南京都市圈应该强化与合肥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

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一方面,从长三角的都市圈发展实际看,都市圈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中心城市辐射力或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认同及共识程度变化,都市圈范围客观上会发生变化。中心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能级提升以及周边交通联系更加便捷快速,都市圈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但是都市圈不可能无限扩大,由于范围扩大带来合作主体不断增加,需要协调的矛盾和内容也随之增加,共识程度有可能因此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有可能持续增加。正因如此,都市圈的合适范畴,取决于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周边城市的认同度。南京中心城市的位置在江苏偏西,为长江沿线四个中心城市之一和长江下游内河第一大港,长江黄金水道串联了南京以及皖江沿线城市带。随着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备以及城市商业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南京自然也成为皖江及皖东地区的经济和生活中心,都市圈内的镇扬淮马芜滁宣等城乡居民也高度依赖南京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商业等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南京都市圈不能覆盖对安徽的辐射和带动。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跨省影响作用非常显著,直接服务江苏及皖江、皖东地区的地位无可撼动。但是,应该说南京的辐射远远不能满足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皖中、皖南、皖北等地区高度依赖合肥中心城市的服务和辐射。合肥为皖之中,这几年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城市地位在明显抬升,同时随着国家高铁在合肥的多线贯穿,交通中心的地位也在抬升。在刚刚公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建设长三角枢纽集群。合肥都市圈也在快速成长中,特别是通过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建设,合肥可以把蚌埠、淮南、六安、桐城等城市纳入紧密都市圈联系之中,同时密切皖江各个城市的联系互动,以此为纽带,促进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协同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知,我们已经明白,都市圈的范畴不是一成不变,周边城市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影响也不是单向的,经济社会联系也不是简单机械的靠“画圈”来圈定的,完全可以在不同地区朋友圈中寻求更多帮助和支持。或许有疑问认为皖江城市带的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属于南京都市圈,是否可以纳入合肥都市圈范畴?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我们需要以更为包容大气的态度来谋划和协同发展都市圈,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可以有助于缓解长三角东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南京和合肥两大中心城市在产业创新的联动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和提升安徽及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收入水平,两大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为长三角西部地区整体公共服务贡献品质,总体提升长三角西部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承继和接力长三角核心区的发展势能。从上海大都市圈到南京都市圈再到合肥都市圈,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承东启西,使长三角能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地区,通过京沪、宁西等通道连南接北,辐射苏北、皖北及淮河流域等更大区域。把南京都市圈建设好,把合肥都市圈培育好,更好推动二者协同发展,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带动跨省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首先还是要强化跨圈的基础设施统筹谋划,推动南京和合肥市域(郊)铁路向马鞍山、芜湖、宣城、滁州延伸,逐步形成以两大都市圈城际轨道为主的便捷交通网络,为生产要素流动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其次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南京、芜湖等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推动合肥国家实验室与合芜蚌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资源环境等领域先行布局一批能够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平台,在长三角打造全国产业科技开路先锋中联手贡献更大力量。此外,两个都市圈协同中要更好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共同组建产业链联盟和企业家联盟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分工合作,共享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协同发展红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相关新闻
陶明伦:学好用好光辉著作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