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1-25 09:16:41 责编: 武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命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素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全面加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坚持善治与系统理念。善治思维可以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系统观念可以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内外双循环。新治理格局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高位推动,做好政策扶持、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要促进多主体协同,包括政法委、卫生健康等党政职能部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行业部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民间组织以及公民主体;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力量结构,打造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人才队伍,心理健康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医疗机构人员及志愿者融合共生、各有侧重;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和社区治理三体系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良性循环。

把握群体与个体需求。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首先应当把握群体与个体需求,致力于消除那些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有普遍消极影响,能够激发较大范围的焦虑、抑郁和不安全感,或愤怒、不满和偏激情绪的因素,包括相关的政策、制度和行为,大力培育民众积极的社会心态。要干预和控制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引发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将民众普遍性的心理压力和失衡的心态,转化为理性平和的积极社会心态;要预防个人普遍性心理问题,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服务,预防多数个体因适应性挑战导致的社会功能丧失或者出现反社会行为,减少极端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逐渐培育自尊自信的心理基态。

夯实监测与调研基础。充分认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夯实群众心理监测与调研基础,对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制度化、系统化地监测群众社会心态。利用心理测验与信息技术对群体内在心理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形成监测群体的社会心态变化的相应制度;健全完善公民心理健康档案,在实施公共行为前广泛深入地调查、了解民意,纳入全面覆盖公民安全数据的相应系统。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措施地调研深层原因。研究影响非理性、消极社会心态的内外部诱因和行为动机,及时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研究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示警意义的个体极端事件与群体恶性行为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过程中准确把握各类群体心理诉求。

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针对四种人群(社区群众、在校学生、单位职工、就诊患者),打造八个心理服务平台(城乡社区平台、教育系统平台、单位内部平台、医疗机构平台、社会机构平台、心理援助平台、科普宣传平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平台),做到各平台协调顺畅共下一盘棋、交叉互嵌实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形成枢纽式网络,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心理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制度。一是激励政策形成制度,从经费保障、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和岗位设置方面入手培育一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二是能力评估形成制度,制订评估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地区开展限期整改;三是规范发展形成制度,加强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探索引导与干预路径。引导包括科普宣传与问题预防,干预包括矛盾化解与危机干预。一是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改变民众忽视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情况,引导全社会科学、理性地对待心理行为问题人群和精神障碍患者。二是在社会治理中注意疏导不公平感,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治理模式,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尽可能地减少带来普遍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发生的问题。三是由内化解矛盾纠纷,透过事件关注心理诱因,用心理学技术加强精细化治理,针对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营造友好互信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四是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面对突发事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并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徐 莹 余 恬)

(作者单位: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相关新闻
守好种业之“芯”的安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