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5-31 09:06:30 责编: 武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当深入贯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扎实推进美育建设。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体现美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总体看,美育仍然有待加强。因此,应把美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美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策略、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美育的理念,并探索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机融入美学知识。可将美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大力宣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之美、道德之美、激情之美、艺术之美、行为之美,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要探索在各个专业课的教学中嵌入美育相关知识点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尽量兼顾美学理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推进艺术课程建设时加强美育传播。要提升美育类专业课程和公选课程所占的比重,并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打造能够贴近学生生活,方便学生参与和理解,并能够跨专业普及的公共艺术类系列精品美育课程。相关专业教师应当对美育课程的知识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理论以直观浅显、贴近生活的方式体现在课堂上,从而拓宽美育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要着力提升美育课程内容的表现力,对美育课程表现形式进行创新,采用“以图代文”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以静态或动态图等方式趣味地展现出来。新闻事件是现实社会中善恶美丑的集中反映,美育专业教师应当紧跟时事热点,在课堂上用美学知识对时下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与评判,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的美学知识,增加美育课程内容的话题性和实效性。

在提升教职工队伍素养时弘扬美育精神。要把美育与教职工职业精神结合起来,将教职工打造成为懂得美、享受美、传播美的美育事业生力军。教职工队伍应当加强美育意识,在研究各自专业知识与教学问题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坚持正确的美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自觉进行宣传。专业课教师要将美育的理念与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感悟该知识的发现之美、过程之美、成果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高校辅导员也应当将美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用美学思想中的理念或元素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励并感化学生。

在塑造校园文化时融合美育观念。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品性。要将美育与大学的精神理念、环境塑造、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提升校园环境艺术品位,利用建筑造型、雕塑、园林、标识设计等公共艺术元素展现设计之美,用充满艺术元素的生活环境去陶冶学生,同时开辟一定的公共空间容纳学生的艺术灵感,可将教学楼道打造成为文艺作品的展示长廊,在各个专业教学楼开辟师生作品展览室等。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在校园文化的感召下,汲取正能量。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美育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美育文化形态。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注重美育培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美育不应当仅限于大学校园内,还应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各类人类文化遗产,例如参观古镇、博物馆、文化馆等,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支持开展本地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文化魅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大力开展非遗文化继承人进校园宣讲活动,使学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对传统美学的感悟。还可以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例如优秀电影赏析、传统书法绘画体验、棋类比赛、广场乐器演奏等,动员学生们在文艺实践中感受美、享受美。

在促进产学研活动时践行美育理念。产学研活动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率、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服务产学研活动,可以增强参与师生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产学研活动积极性,从而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质量,并带动应用型教学建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美学理念创造性地解决产学研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美学的视角带领学生了解产业知识,掌握产品的形态之美、功能之美、创造之美,提高学生对美与丑的辨识力,使学生在产学研活动中更加明确目标,并促使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纠正和改进问题对象,培养既有专业实操能力,又有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评价学生产学研实践的效果时,也应当给予那些能够运用所学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予以相关的表扬和成绩认定。

沈 超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

    相关新闻
推动皖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