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记你好!我是杨庙一队贫困户杨建英的儿子杨永杰……今天我不是因为困难而找你,而是主动申请我们家自愿脱贫,我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今后的生活过得更好……”近日,蒙城县小集乡桥南村杨庙一队的杨永杰,主动向村委会递交脱贫申请书,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
9月27日,安徽日报在9版头条刊登了杨永杰主动要求摘掉贫困户帽子,自愿脱贫的故事。杨永杰的申请,不仅让他所在的桥南村的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许海标惊讶又惊喜,读完这篇报道,很多读者也会同样惊讶又惊喜。
杨永杰家这个贫困户是因病致贫的典型。他的父亲杨建英2014年患上了肝癌,母亲患有间歇性癫痫。父亲患病后,家中不仅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而且高额医药费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当时,杨永杰还在上高中。当地政府和扶贫工作队伸出了援手,杨永杰在父亲病逝后也于近日找到了一份4S店的工作,但离家庭脱贫还有相当的距离。身在如此环境中,竟然主动申请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也就意味着放弃政府今后的相关经济补助,这怎能不让人惊讶!
杨永杰的行动让人惊讶,更让人惊喜。我们惊喜于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的志气,亦惊喜于他的志气感染了乡邻,有乡亲已经跟上了他的脚步,表示也要用勤奋的双手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通过党报的报道,一旦有更多的乡亲们认同杨永杰,那就更让人惊喜了!
俗话说,扶贫重在扶志。扶志是扶贫的根本,否则,即便短时期脱贫了,也难保不再返贫。这不仅有杨永杰的事迹在启示我们,也有无数的经验教训予以证实。而从杨永杰主动申请脱贫的故事中,我们也看到,扶志并非只靠道理的说教,更要靠实实在在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争取合法权益,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感动群众,打动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贫困,勤奋脱贫的志气和勇气。
杨永杰之所以主动申请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也因为扶贫工作队为他家做了许多工作,不仅为他的父亲申请医药费补助,而且帮助他家争取光伏分红,帮助他家种植金银花,扩大收入,加上他自己在城里找到了4S店工作,城乡结合,增收有望,他脱贫的志气有了底气,才不会是一时冲动。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人民拜年时说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而要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自然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自然要让贫困户尽快走出贫困。相信在广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有更多的杨永杰这样的贫困户树立起战胜贫困的志气和勇气,那不仅会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脱困,更会让我们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底蕴更扎实。毕竟,民族的志气和勇气就是亿万人民的志气和勇气。(作者:宛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