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绿相间映初心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19 09:02:55    责编: 刘东伟

编者按

为大力营造庆祝建党百年浓厚舆论氛围,发挥媒体联动效应,河南日报和安徽日报共同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地图梦幻联动”活动。活动聚焦两地在党史上的结合点、共鸣点,通过跨省联动采访和融合传播,展示各地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共同讲好百年党史故事。

河南省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均处大别山腹地,均为革命老区、将军故乡,均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两报记者通过互访,在两地今昔对比中重温党史,全景式展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弘扬大别山精神,让更多读者关注大别山“红”“绿”资源,鼓起革命老区改革发展的精气神。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本网记者 程兆 摄

群山环抱、碧水环绕之中,黛瓦土墙朱红窗的新县田铺大塆村古朴灵秀。 本网记者 程兆 摄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村村有烈士 户户有红军

河南新县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革命时期新县不足10万人,为革命牺牲者达5.5万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是新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写照。

“在我们新县,抓一把泥土,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讲解员徐非凡告诉记者,从1921年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全国解放,鄂豫皖地区28年间火种不灭、红旗不倒。英烈广场上的英名墙镌刻着鄂豫皖三省二十六县13.1万名烈士的英名。这些革命烈士中,既有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这样的高级将领,也有刘胡兰式的少年女英雄肖国清、血染映山红的跳崖烈士晏春山。

革命烈士程儒香在黄麻起义中,第一个将红旗插上黄安县城楼。他不幸被捕后被严刑拷打,一次次昏厥过去,又一次次地被寒风吹醒,醒来后痛骂敌人。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上眼皮盖住眼睛,还割下他的耳朵和舌头,把他的四肢用铁耙钉在青砖墙上。母亲前来喂饭,昏迷中的他听到母亲的哭声,渐渐恢复了意识,用微弱的声音对母亲说:“娘,我死后叫乡亲们继续干!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第二天,受尽折磨的程儒香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而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程儒香的事迹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在他的照片前久久凝望。“从军事上说,程儒香的牺牲是‘沧海一粟’,但从精神层面来说,他的牺牲‘重于泰山’,因为这种血性和斗志如果被遗忘或者被歪曲,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会面临危险。”现场观众黄姚哽噎地说。

网红打卡地 红色旅游热

群山环抱、碧水环绕之中,黑瓦土墙朱红窗的田铺大塆村古朴灵秀,游人络绎不绝。

“当时,总书记在这里买了三双鞋垫,像亲和的长者一样,特别关心我们村民的日常生活。”新县田铺大塆景区办公室主任吴曼说。在路边“匠心工坊”小店里,摆满了各种手工刺绣鞋垫、布鞋、虎头鞋等,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纪念品。

“绣娘”胡友荣正在一针一线地绣鞋垫,两三天才能绣好一双鞋垫。“小鸡吃麦穗寓意‘五谷丰登’,一双金鱼闹莲寓意‘年年有余’,这些鞋垫很受大家欢迎。”胡友荣说。一双鞋垫100元,一个手编竹篮80元,一晚民宿200元左右……乡村旅游已成为田铺大塆的主要支柱产业,去年全村户均增收1.8万元,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田铺大塆景区拥有24家民宿,20多家创客小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我们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我们将沿着这条路子,一直走下去!”谈到未来,吴曼信心满满。现如今,当地干部群众铆足了劲儿,围绕“全景田铺”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扩展乡村旅游景区范围。

人在画中行 美景看不够

“我们这里不收门票,游客来自全国各地。”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西河大湾村民汪国权说。白色墙、青色砖,一幢幢古民居点缀在巍巍大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岸边古木蔽日,背靠狮子山、依靠河流而建的古村落闻名遐迩。

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一辆辆旅游大巴开进停车场,一批批游客走进古村落,勾勒出一幅和谐优美的乡村画卷。

乡村振兴既要看得见绿水青山,也要留得住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青山绿水,赋能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谱写新时代老区乡村振兴崭新篇章。”西河大湾景区工作人员邱晓琪说。

产业兴,农村兴。红色旅游发展方兴未艾,新县八里畈镇七龙山村依靠旅游产业引擎,农户收入连年增长。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历史等因素,七龙山村在旧社会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七龙山村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昔日的荒凉与贫瘠。

“每月工资两千元,到年底还可以‘分红’,日子比以前好得多。”正在桃园修枝拔草的七龙山村民郭继元说。在七龙山,红色经济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窝窝”。七龙山村立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变乡村边远闭塞的劣势为休闲旅游的优势,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带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网记者 张岳 程兆 李季)

红色的金寨 绿色的金寨

“搜山清剿的敌人脚步越来越近,妇女排战士张敏怀中只有6天大的孩子却饿得大哭不止。孩子的哭声随时都会暴露十几个战友的藏身之处,她来不及多想,毅然地用空瘪的乳头紧紧地堵住孩子的嘴……”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展厅中,面对身前的一幅油画作品,讲解员的话语突然哽噎,那颤抖的声音仿佛细针般刺痛着参观者的心。

敌人走远了,战友安全了,可张敏怀中的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参观,听到这个悲壮的故事后十分感动,他关切地问道:“这个同志后来怎么样了……”

日前,“红色地图 梦幻联动”采访活动开启,河南日报融媒体报道小分队一走进安徽金寨县,就被这里“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厚重红色文化积淀所吸引。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处鄂豫皖三省七县的接合部,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金寨人民踊跃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里,能听到最多的故事叫“牺牲”,能看到最多的展品是“名字”。在这里工作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录、金寨籍开国将军名录……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展厅中长达十几米的一面墙壁上,刻满了金寨县革命烈士的名字。

在这份收录着11000多名烈士的长长名录中,总是有几十个、几十个名字同宗同姓,紧紧相连。“万仁宁、万仁本……万守章、万守谦……”他们是父子兄弟、姐妹同胞,为着共同的理想参加革命、抛洒热血,有的甚至全家的“姓名”都“团聚”在这面墙上,给人以难以言说的心灵震撼。

“金寨所处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着鲜明的特点,参军人数多,牺牲人数多,革命历程长,28年红旗不倒。”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介绍说,“当时20多万人的金寨县就有10万英烈为革命牺牲,所以总书记在这里由衷感叹‘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博物馆共有五大展厅,陈列着400余件珍贵文物。洪学智将军的两件遗物令人印象深刻:一套看起来还算崭新的上将礼服;一床已经破烂不堪的鸭绒被。

礼服是洪学智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穿着的。洪学智生前老舍不得穿,后由将军的家人捐赠给博物馆。1955年、1988年,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仅此一例。然而,面对巨大的功勋与荣誉,洪学智表现得很淡然,他更愿意将这份荣光还赠给家乡这方红色沃土。

鸭绒被是洪学智将军的战利品。1948年解放辽阳后,这床被子就一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解放广州、抗美援朝,直到后来,这床破旧的被子还被洪学智当成礼物送给儿子洪虎,成为洪家的“传家宝”。

今年前5个月,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已经突破百万人次,这令倪军既感觉兴奋又感觉责任重大。他说,“大别山精神以其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丰富内涵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当前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意义重大。”

金寨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

秀水青山,移步换景,使得金寨成为大别山旅游最璀璨的明珠。天堂寨和高峡平湖的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都是网红打卡胜地。

金寨的山里还藏着一个“大宝贝”——六安瓜片。细雨之后,山色空濛,金寨县面冲村5800亩的茶园里美得通透可人。面冲村位于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走的是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2020年,我们村民的平均收入突破了15800元。”聊起这事,面冲村党支部书记黄尊云发自内心地高兴。

在名为“茶谷小院”的农家乐里,“老板”郑学伟正忙着炒菜。2016年,在外务工七八年的郑学伟,听说村里的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毅然返乡与爱人办起了农家乐,再加上家里种茶收入,一年的进项足有10来万元,一家人守在家门口过日子,感觉特别滋润。

“村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到了节假日,我们家烧的菜要打电话预定,下一步得多请点人来帮忙。”郑学伟说话间,一阵扑鼻的菜香传来,勾得人食欲大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来到金寨,一连走进大湾村5户农家了解扶贫情况,心心念念的就是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2020年4月,经过金寨人的共同努力,曾经贫困发生率22.1%的金寨县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高质量摘帽。

如今行走在金寨,绿山生“金”、碧水放歌,大别山里空气新,老区人民日子甜,这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足以告慰先烈英灵。(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皓 赵宵翔 孔昊)

记者手记

触摸历史温度 讲好红色故事

百年大党,峥嵘岁月。在“红色地图 梦幻联动”中,豫皖记者“重走红色地图,互访革命老区”,重温风云激荡的革命奋斗史。两家党报记者在同一练兵场上共同触摸历史温度、讲好红色故事,共同奏响雄壮的“红色大合唱”,也在共同践行“走转改”中交流切磋业务。

这一路走来,我们走进革命烈士的壮阔人生,深入挖掘他们出生入死、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每一次历史的回眸,都是精神的洗礼,通过观看一张张历史图片,瞻仰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一桩桩红色故事,我们真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这一路走来,我们走进红色土地的光辉历程,在今昔对比中重温党史,在现场采访中感受发展,既讲好革命故事,又讲述建设成就。每一次原点的追寻,都是时代的回响。在历史和现实的激荡中,我们努力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豫皖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人民群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一路走来,我们走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每一次历史的倾听,都是前行的动力,我们在讲好红色故事中砥砺理想信念,在筑牢信仰中增强“四力”,要用党报新闻人的笔触和镜头,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奋斗精神,在不断提升业务本领中,把主旋律唱得更高昂,把正能量传播得更广远。(张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