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新动能驱动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7-25 08:40:23    责编: 徐文娟

一步快,步步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旦率先突破,就会加速集聚,后劲奔涌。

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4月底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加快施工,1年多之后第一台车即可下线,除蔚来汽车整车工厂之外,园区还将集聚数百家配套企业。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另一家领军企业比亚迪也将与我省全面深化合作,布局建设新的制造项目。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支撑下,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超过74万辆,同比增长72.6%。

正如加速奔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动能驱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正在越走越宽。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肖志颖在近日举办的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3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2%,占工业产值比重已经提高至42%。

“强省快跑”态势下,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势头,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之源

肖志颖介绍,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稳”的基础不断夯实,“新”的动能加速集聚,“快”的趋势比较明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居全国第七位,除低基数的湖北省之外,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部分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全国居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十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第八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第三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第八位。相关经济指标的匹配性较好,上半年货运周转量增长14.2%,其中铁路、公路分别增长15.6%和18.9%,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9.2%,经济基本面运行较为活跃。

在疫后经济恢复进程中,“强省快跑”趋势越来越显现。省发改委介绍,经济体量较大的广东省和沪苏浙等沿海先发省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外需拉动受益更多、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总体较快,带动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水平明显回升。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生产总值增速均在13%以上。这种态势既有外需拉动等阶段性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在新兴产业上率先发力并取得成效的省份,就会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中赢得更大的新产业培育、成长和壮大的机会,积蓄更为强劲的后劲和动能。一定程度上,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深刻逻辑。

这一态势下,我省多项经济指标能保持全国靠前来之不易,根本性的支撑因素就在于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9%,增幅比全部工业高9.6个百分点,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1.8%提高到45%。新产品产量保持强劲增势,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增长53.2%,集成电路增长51.3%,微型计算机增长43.2%。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1月至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36.7%。新动能加速壮大,成长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逐步构筑了新的发展优势。

“缺芯涨价”挑战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夯实发展后劲

新兴产业具有爆发性增长的潜力,但也更容易受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制约。当前蔓延的缺芯现象,已经对我省发展势头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其深刻启示在于,培育壮大新动能,更须因势而谋,趋利避害,以产业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来主动应对新兴产业成长中的各类风险因素。

省经信委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短缺逐步显现,价格涨幅超过10倍以上,对汽车的电控系统、传感器等产品配套造成了较大影响,直接影响了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省内部分主力汽车企业均出现成本增加、被迫减产现象。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缺的不仅仅是“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材料供应趋紧,价格持续上涨,对汽车企业的产能释放也形成制约。

遭遇供应链制约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我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光伏太阳能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均反映,产能释放受到“缺芯”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更加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成为夯实发展后劲的关键对策。

今年以来,长三角兄弟省份的工业投资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都保持着较快增长态势,显示出产业链补短板和缺环的进程持续加快。上半年,我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0.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相对较快,同比增长16.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快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近20个百分点,显示出我省仍进一步加快培育引进更多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项目,加快产业补链、强链步伐。当前,亟须围绕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零部件开展“双招双引”,优化协同创新产业生态,注重推进省内企业协同发展,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产销配套协作,增强新兴产业抵御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能力,持续夯实发展后劲。

“原料上涨”压力下,助力下游行业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活力

市场主体是活力之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好转,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为当前我省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构筑了有力支撑。

肖志颖介绍,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3.7万户、同比增长18.8%。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也不断壮大,全省新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企业增长39.6%。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8%,比国有控股企业高1.9个百分点,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59.8%,显示出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提升。

省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省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对三季度经营状况的预期指数为66.1%,处在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市场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持续改善。

随着经济恢复,产需两端同步扩大,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总体较好,但下游行业和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困难因素较多。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原材料成本较快上升,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3%,其中,6月份涨幅达13.9%。下游行业利润受到挤压,前5个月,全省家电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4.3%,工业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利润增速低于大中型企业51.7个百分点。

成本抬升压力之下,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较多。一份针对省内中小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78%的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60%反映用工成本上升、53%反映招工难。服务业是小微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但服务业中部分行业恢复较慢,住宿行业营业额两年平均仅增长1.1%。部分外贸类企业也受到汇率波动及国际航运运力较紧、运价大涨等因素的冲击。

科学精准实行经济运行调节,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上。省发改委表示,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策兑现便捷度,增强金融服务适应性、普惠性,强化原材料市场监管,综合施策缓解企业成本压力,提振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本报记者 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