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走读江淮看文化①丨安徽好人多,诠释什么叫“人间值得”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7-02 22:00:49    责编: 刘东伟

“好人”这个朴素的用词,是对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度褒奖。每个好人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形成了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价值认同。

自2008年发布“中国好人榜”以来,安徽省共有1620人入榜,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一两年名列前茅也许有偶然性,年年位居榜首,几乎成了“规律”,让人由衷赞叹:安徽好人多。

图片

这个独特精神标识、现象级文明风景,折射出老百姓整体较高的道德素质、美好安徽建设蕴含的深厚道德内涵。安徽好人多,诠释什么叫“人间值得”。今天,带您梳理这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1

图片

渡江英雄马毛姐 徐伟 摄

安徽为什么好人多?因为这里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及安徽精神元素,经过现代转换,润泽道德人心,涌出时代馨流。

安徽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烙下深深印记。这里有老庄哲学、建安文学、桐城文派、徽州文化…… 好山好水、天赋于皖,文化土层深厚,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仍然茁壮延伸。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的“德治”文化,集体道德感刻进基因里,化作强大的内心律令,召唤引导民众奋发向上、携手奋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耻感文化传统,在人心中筑起与责任的堤坝。长期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养成的“心理团结机制”,使得人们普遍尊重伦理价值、热爱群体生活、置群体于个人之上……

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确立了新的价值方位、“精神磁场”,春风化雨,引领人民团结奋发、崇德向善。

审视安徽的地域文化品格,安徽人的坚韧、担当,让全国人民都印象深刻、心怀感动。

顶风傲雪的黄山松,是崇山峻岭的贫瘠岩缝长出的灿烂徽文化的象征,也是徽州人乃至安徽人立足当下、自强不息、勇于开创的精神象征;

闪耀淮河“人水斗争史”的王家坝精神,体现了安徽人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赤子之心,凝聚了深沉的集体情怀和对他人的真切关爱。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以其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品格,滋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地跨南北的安徽,风貌风土迥然不同,地方文化交织辉映,精神谱系却拥有同一个价值底座——

人们笃实、厚道、坚韧、执着,生命情感对家国、乡土和生活皈依相融,个人奋斗与共同奋斗自觉共振,局部利益对整体利益辩证服从,当别的地区需要支援,安徽力量总是以坚决姿态汇入国家力量,尽力伸出援手……

安徽好人文化首先来自厚德沃土的丰厚文化滋养,构筑在刚健雄厚的新时代价值文化根基之上。

2

图片

“中国好人”汪开宽划船去给偏远乡村的孩子们上课。张道平 摄

生活中充盈正能量,好人好事就会自然涌流,就像蜡烛点亮蜡烛,星光照亮星光。所以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

全省各级各地评好人,奖好人,敬好人,厚待好人,引导老百姓见贤思齐,学好人、做好事。截至目前,安徽已评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10多万人,其中“安徽好人”4182位。

身边好人由“群众的眼睛”发现的平民英雄,代表了安徽人昂扬向上精神主体风貌。这些教书育人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见义勇为的司机、热心公益的工人……散发信仰的力量、敬业的精神、仁孝的光芒、信义的担当,照亮城乡人心。美德故事生出“双脚”走社会,就建起彰正气、接地气、有人气的无形的德育课堂,每天都有声有色、真实可信地诠释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宝是淮南的骄傲,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淮南小伙夏雨说。张宝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涉外捐献者,夏雨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受其感召加入献血队伍,淮南一个月骨髓捐献量超过前三年总和。

安徽200多位“中国好人”成立志愿服务组织,近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徐辉假日小分队、傅强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江淮大地上 。

一位好人的背后,往往站着一群好人。“中国好人”许启金,带领学徒200多人,个个都成为电力服务的技术骨干,推出创新成果59项,获得专利43个,7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

爱人者,人恒爱之。对善心美德的崇敬追求,宛如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开花。

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话剧、黄梅戏等和短视频、微广播剧等,传递身边好人真善美的力量。

话剧《我的父亲·李夏》,电影《李夏·在路上》等,深情地诉说着这位“时代楷模”的动人故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绩溪县长安镇高杨村村民王秀萍说。菊花绽放时,村民会摘一束看望长眠的李夏;山核桃丰收时,一筐新鲜的果子会放在他的墓前。

身边好人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43个省、市、县三级好人馆全景展示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安徽好人馆”自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达50多万人次 。淮北打造“馆”“园”“廊”“榜”“巷”的宣传矩阵,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有了好人土壤, 因势利导激活道德资源,丰富载体倡导向上向善,德驻人心、德润江淮、德行天下才有了强大机制保障。

3

图片

安徽好人馆的好人墙(资料图片)

好人有福气、过得好,激发正能量、形成正反馈。让更多好人涌现出来,需要制度的深层关切。

安徽从奖励善行、扶持创业、关爱生活等各个层面,厚待、奖掖德优者,让有德者有得,激励社会大众向榜样看齐。

在全国率先设立道德建设基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帮扶慰问困难好人模范。截至目前,已安排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专项资金1300多万,受惠好人模范1000多人。

公共政策上优待,公共服务上优先。亳州、宿州、宣城等地,给予身边好人最高五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在辖区内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就医就学等给予优惠。

安徽创新以诚信做抵押,以道德做担保,向好人模范发放小额信贷,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截至目前,发放道德信贷突破12亿元,没出现一笔坏账,6000多位好人模范先后受惠。

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一个身边好人,就能温暖一方热土、带动一帮乡邻,好人“盆景”才渐成美好“风景”,“安徽好人”文化现象才变成闪亮的“好人安徽”文化品牌。

好人文化,成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源头活水和强大动力。德行的花朵在生活沃土上朵朵绽放,才是让人感慨“人间值得”的好时节、好地方,凡人善举的晶莹水滴汇成德润江淮的馨香文脉,倒映出新时代江淮大地人心健、风尚美、文化靓。

出品:皖派工作室

监制:陈群 杨飞   

文字:张岳 吴晓征 晋文婧

视频:罗广心

制图:关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