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交融与进取,是安徽历史文化进程的关键词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7-29 08:02:24    责编: 徐文娟

因为历史发展的时序不同,加之淮河、长江、新安江在安徽形成的天然地域分隔,安徽历史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具有个性的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但将其置于安徽文化共同体内,放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大局中,超越地域和时序界线来看,安徽历史文化有其内在的精神内核。

安徽历史文化起源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考古发掘,繁昌人字洞在距今约200万年至24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是欧亚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随后,以和县猿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以含山凌家滩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表明安徽历史文化在远古就具有良好的地域发展优势。同时,安徽历史文化从未间断,始终与中国历史进程保持着同步。自夏商周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在每一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表现出时代共性,也书写了安徽历史文化的个性。安徽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政治南移而进行的,体现的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之间持续的融合,与中华文脉延续性相一致。因此,安徽历史文化表现出生生不息、阶段相承、赓续不绝的完整文化链。

在形成文化链的过程中,安徽文化体现出南北交融、古今辉映的特征。

从地理位置看,安徽既是中国南北交流的通道,也是吴头楚尾的东西要冲。安徽历史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周边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南北文化碰撞交锋的“锋面”都在安徽境内。安徽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由北向南的过渡区,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区。以徽州文化为例,徽州文化在第二次南北文化碰撞中经历了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第三次大规模南北文化碰撞中经历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推动了徽州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受此影响,朱子之学产生,更是体现了这种碰撞的巨大影响。同时,安徽历史文化与周边文化包容共生,表现出多姿的色彩。安徽历史文化在保留了北方文化因子和南方文化特色的同时,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区域性亚文化,淮河文化与齐鲁文化有关、皖江文化与中原文化关联,而徽州文化则与吴越文化关系密切。安徽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境内儒释道文化共同存在,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文化共同繁荣,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交相辉映。

安徽历史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始终表现出强大的创新力。

安徽历史文化具有原始创新力。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在安徽境内都得到了创新发展,淮河流域孕育了道家文化,佛教在九华山得到了重大发展,儒家文化在徽州实现了质的飞越。安徽历史文化具有不畏艰险的开创精神,从大禹治水到中国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芍陂的兴修,体现了在艰难环境中的开创精神。红色文化中的大别山精神、渡江精神、小岗精神更体现了民族安危时的创新精神。安徽历史文化强调勇于进取的实干精神,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芍陂的兴修、万春圩的修建,《王桢农书》《农桑辑要》的编撰,显示了古代农业科技的创新。华佗医术的传承、新安医学的兴盛,显示了医学领域的实干进取。

在不同历史时期,安徽历史文化取得过许多典型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如先秦时期老庄思想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促进了道家学派的形成;朱熹的学术成就,标志着理学的集大成,使儒家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高峰;从新安理学的繁荣到太谷学派的兴起和皖派经学的产生,昭示了安徽历史文化求变的风格;从三曹的建安文学到唐代宣城、池州诗人群体的兴起,再到桐城文派的创立,安徽历史文化在文学领域卓然而立;徽商“贾而好儒”,成为执商界翘楚的商帮,诠释了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价值;到了近代,当传统文化进入艰难转型时,新文化运动在安徽发轫,又引领中国文化向新的方向发展。

(作者:徐 彬 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