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如何“致青春”④丨黄梅“追风” 馨香流远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7-29 08:22:08    责编: 徐文娟

从乡村草台到艺术剧院,从民间小戏到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近200年来,黄梅戏艺术迅速发展,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苑奇葩。新时代,既要保住传统味儿,又要瞄着社会发展、观众需求、时代品格求新求变,扎根安徽,走向全国;扎根戏迷,走向大众。戏曲艺术敢于“追风”,才能穿透时空、馨香流远。

如何点亮戏曲传承的艺术“火种”?

——专访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

“艺”心坚守为人民

安徽日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把黄梅戏由安徽民间推向全国,撒向海外,创造历史的辉煌。今天,“省黄”在黄梅戏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戏”中担当什么“角色”?

蒋建国:就黄梅戏而言,除安徽外,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均有分布。黄梅戏创新发展,安徽处于第一方阵,其中,作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省黄”功不可没。从成立至今,“省黄”人才济济,涌现出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马兰、黄新德等一批又一批卓越的艺术家;佳作源源不断,从脍炙人口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经典剧目,到荣获大奖的《红楼梦》《雷雨》《风雨丽人行》《小乔初嫁》等精品剧目,以及《共产党宣言》《青春作伴》《凤舞黟山》等新创现代戏,适应了时代和人民群众审美的提升和变化,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也充分证明黄梅戏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工作40余年,我称得上是“老省黄”了,感触颇深,“省黄”乃至安徽黄梅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但从受众角度而言,黄梅戏的流行和广受欢迎,从来都是落在精品力作上,开拓市场靠剧目、靠实力。步入新时代,市场对黄梅戏艺术的表达和呈现提出了新的要求,黄梅戏作为安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闪亮名片,必须当仁不让向自我革新要传播力、影响力,谋求高质量发展。

充满泥土芳香的黄梅戏,既要保住黄梅戏的传统味儿,又要围绕社会发展、观众需求、时代品格“变”,还要扎根安徽、走向全国、冲向国际。变是重要手段,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咱们剧院一直坚守的理念,代代相传。

如今,“省黄”创排的剧目从内容到形式与往日都大有不同。不仅有大家熟悉喜爱的《打猪草》《夫妻观灯》等经典黄梅戏,还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曹雪芹的《红楼梦》、曹禺的《雷雨》,均有不俗表现。其中,《红楼梦》曾摘得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雷雨》实现了我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零的突破”。

学习精进迎挑战

安徽日报: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戏曲发展的土壤气候发生巨变,对“省黄”有哪些影响呢?

蒋建国:在我看来,随着时代发展,不仅黄梅戏等传统戏曲会受到冲击,很多行业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要全力化解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黄梅戏能够跻身“五大剧种”,说明它艺术上造诣深厚,其次市场覆盖范围大,再者观众喜爱程度高,当然各方宣传推广的力度也大。这么多年有很多剧种逐渐消亡,有的剧种很难维系正常生产和经营了,作为黄梅戏传承人、剧院管理层,当然倍感压力,但压力不也是动力吗?

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开拓、体制改革……每一个问题都很关键,也很棘手,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堪称曲折与收获并存。20余年的摸索,“省黄”形成了特有的团队培养模式——学习型团队,鼓励各类人才进修、考学。

以前我们对人才的培养,聚焦在表演层面较多,也就是注重培养演员。实际上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没有好的编剧、导演、作曲,剧目、演员乃至剧院的发展也会坍塌。

时间宝贵、人才珍贵,“省黄”调动一切资源,只为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全方位提升剧院综合实力。

20多年前,“省黄”整建制成立了“小梅花”剧团。无论是对剧院、还是对黄梅戏艺术发展,这都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摇篮。曾经青涩的“小梅花”,一个个成长为舞台上的“大梅花”“台柱子”,有的还摘得“梅花奖”等大奖。

以前我们缺年轻导演、编剧、作曲等人才,剧院鼓励大家进修、考学,读书期间学费、往返路费由剧院承担。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学习,他们的工资、奖金等该有的福利一样也不落。可以说,效果是显著的,剧院创作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要我排”到“我要排”的跨越,叫座叫好的原创作品接连推出。

目前,剧院创作班底夯实了、表演人才梯队完备了,但还远远不够。黄梅戏终究是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必然要面对市场,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培养还得跟上,这也是剧院目前在努力做的。

培养青年续薪火

安徽日报:黄梅戏从安徽走向世界,大放异彩,源自于一代代艺术家的倾力耕耘,放眼当下,如何赓续黄梅的辉煌历史呢?

蒋建国:希望在青年人身上,我们这一辈要做好“传帮带”。这些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寻找、培养好苗子。“省黄”就吸引了很多热爱黄梅戏的年轻人加入,他们知道传统戏曲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身上始终有一股子劲不松,说实话,他们令我佩服,这些年轻同志是我的榜样。

当然,剧院对好苗子的衡量也有着一把尺。戏曲行当是舞台艺术,容不得半点“虚”,不是面容姣好、嗓音优秀就称得上是人才,完整出演3台至4台大戏,上百场真唱真演,才算过了关。到了“出戏出人”这一步,黄梅戏的未来才真的后继有人。

为了播撒黄梅戏艺术的火种,让黄梅戏“活”起来、传承好,2016年剧院专门成立培训部,负责“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具体推广与实施。我们在各院校开设戏曲教学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中,打造成为学校特色教育课程。

目前,合作的学校有30多所;自2017年起举办的“全国少儿戏曲嘉年华”活动,吸引了来自安徽、湖北、河南、江西、江苏、上海等地少儿相聚合肥,我们发现了更多优秀好苗子。

传统戏曲进校园,当前已是常态化,未来更是必修课。剧院正不断摸索、改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影响力,让黄梅戏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甘当“绿叶”,唱响英雄

“时代楷模”、基层纪检干部李夏如何为民服务,全国道德模范、优秀消防干部陈陆怎样在危难中展现担当……在以这些英雄事迹为创作题材的黄梅戏剧目中,赵章伟心怀虔诚、全情投入,贴近主人公的平凡生活、不凡奋斗,获得全新生命体验,塑造人民英雄,讲好身边故事。

“每次排练、演出,对我而言,都是一次走近英雄、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一次感悟崇高精神力量的过程。”赵章伟说。

“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赵章伟始终牢记20年前老师给予的毕业忠告。饰《天仙配》董永一角,就在这不疾不徐的沉稳心境中打磨塑造,他甫一亮相就赢得广大戏迷叫好、喝彩。

别看现在唱响黄梅表现不俗,上艺校以前他是个妥妥的黄梅戏“门外汉”。“我从小没有受过多少艺术熏陶,初三那会,因为农村孩子考个中专学校就有城镇户口,老师拿来一份安徽省艺术学校招生简章,我从此与黄梅戏结缘。”

从对黄梅戏一窍不通,到唱念做打门门精,赵章伟一路没少吃苦头。练出“刀枪棍棒”上的功夫,对于打小在肥西农村生活的赵章伟来说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掌握唱腔、顺利度过变声期,有个学期期末剧目演出,他完全无法出声。走出迷茫痛苦,他最终在同学、老师帮助下自我调整、不断进步,直至顺利加入“省黄”。

从艺以来,在女性形象占据重要地位的黄梅戏舞台上,赵章伟甘当绿叶,守护并成就着纯粹的艺术梦想。

“今年是我加入‘省黄’的第20个年头,站在一群杰出的艺术家肩上传承着传统戏曲,是我的幸运和荣耀。要向他们学习,把热情挥洒在舞台上,握紧传承的接力棒!”赵章伟说。

配图:赵章伟《天仙配》饰演董永。

来自“黄梅”,奔赴黄梅

“东海边,留神话,传千户,传万家。敬罢一曲龙女情,世间盛开仙鳞花。”省黄梅戏剧院推出青春版新视觉黄梅戏《龙女》,让张小威这个名字在一拨拨观众中传响。

《龙女》在全国多地巡演,得到央视戏曲频道的推播,张小威一时声名鹊起。后来,他被推选为省黄梅戏剧院演出一团副团长,是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团长。

张小威198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12岁那年,他从县黄梅戏剧院选派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艺术培训部。“大概是命运的安排吧,当时省黄梅戏剧院成立了‘小梅花’团,我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留在安徽发展。”张小威说。

少小背井离家,只为追求黄梅梦,现实的打击却来得不轻。正当张小威踌躇满志加入“小梅花”团打算拼一番时,却遭遇了尴尬的变声期,万般无奈的他只得转向幕后,打算改行当音响师。

“当时对我确实是比较大的心理考验,变声期那段时间不能上台,我就天天练嗓子,慢慢把嗓子变回来。”张小威回忆道。

张小威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不到6点就练声、练功。苦心人天不负,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嗓子变回来了,“终于可以重返舞台唱戏了!”

2004年,“省黄”开设了天仙配茶戏楼,张小威等一众“小梅花”有了锤炼技艺的舞台。“大戏小戏天天演,摸爬滚打,开始从稚嫩走向成熟。”

“黄梅戏教会我成长、做人,不管走到哪里,我会为她坚持奋斗。”张小威坦言,前辈们为黄梅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一代人要担负一代人的责任,唯有不懈努力,才能让黄梅戏走得更远、唱得更响!

配图:张小威《遍地月光》饰演龙翔。

唱戏“磨细”,梅香自飘

她是《雷雨》的四凤、《红楼梦》的贾宝玉、《我的离骚》的九香……深情演绎一个个经典角色,让何云家喻户晓;而对新编黄梅戏《小乔初嫁》小乔一角的漂亮诠释,让她摘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出生在长江之畔青阳县的何云,打小虽未接受黄梅戏的熏陶,但却受到“戏曲活化石”青阳腔的浸润,很小便已显露戏曲天赋。12岁那年,懵懵懂懂的何云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戏剧科黄梅班学习。17岁时,她成为省黄梅戏剧院一员。

才进“省黄”那会,何云缺乏舞台经验,最开始的五六年里,都在“跑龙套”,演的最多的就是端盘子的丫鬟和撒花瓣的仙女。坚信“戏比天大”的何云,没有因为演小角色而气馁,越发刻苦用功。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01年,“省黄”组建“小梅花”剧团,安排何云出演希望工程题材黄梅戏《大眼睛的期盼》,担纲女主角童小蕊。“这个机会太宝贵了!我抓紧一切时间背台词、练唱腔,就连吃饭、走路、睡觉、做梦,都在琢磨怎么演好角色。”何云说,唱戏要“磨细”,黄梅才能香。

全身心付出最终有了回报,《大眼睛的期盼》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如今,何云已从当年的“小梅花”蜕变为“大梅花”,并接棒成为“小梅花”剧团团长,不变的仍是对戏的那份执着。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担任众多社会职务的何云,未耽误对黄梅戏艺术的孜孜追求,她手把手地教青年演员,把黄梅戏送到基层,为剧种推广与传承保护做了大量工作。

“只要我还能唱,就得一直唱下去,才不负黄梅戏。”何云说。

配图:何云《小乔初嫁》饰演小乔。

秉持初心,以艺传道

20岁左右就担纲大梁的袁媛,经历舞台的千锤百炼,刚过而立之年,已是名副其实的“女主角”,背后付出的是无数日夜的奋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5点起床练早功、练唱腔,是袁媛多年来雷打不动的节奏。

提及与黄梅戏的缘分,袁媛笑着说,其实是误打误撞。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因缘巧合被推荐到黄梅戏业余培训班学习。2002年,年仅13岁的袁媛以专业第一的好成绩,考入了安徽省艺术学校(现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首届黄梅戏大专班。

艺校5年系统深入学习,可不像在业余培训班那般轻松。“挺苦的!”袁媛说,刚进校“毯子功”第一节课,学的是倒立,行话叫“拿顶”,双手支撑全身,头朝下,两腿向上,练胳膊的力量,她练习时特别怕摔跤,怕手臂没力量撞到头,单这一项就练了很久;再以后的“前桥”“后桥”,都在是“拿顶”基础上练习掌握的技巧。

梨园行当,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台下没练成“两把刷子”,台上便漏洞百出。凭借扎实的功底,袁媛顺利加入省黄梅戏剧院,踏上人生新赛道。

“‘省黄’厚重的积淀,为年轻演员快速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袁媛坦言,“省黄”是最温暖的大家庭。“就像我师傅吴亚玲,无论哪个演员请教,她都毫无保留地把舞台经验分享给你。”

身为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到30岁即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从业务到觉悟,袁媛收获了肯定,未敢忘记初心,“师傅说,最好的传承,就是演好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演出,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发展传承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

配图:袁媛《共产党宣言》饰演林雨霏。

“戏比天大”,勇攀高峰

“此次海南演出,‘90’后演员邬云以高度的专业精神,诠释了什么叫‘救场如救火’‘戏比天大’。”省黄梅戏剧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邬云。

6月27日、28日晚,由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新编现代黄梅戏舞台剧《共产党宣言》精彩亮相海口湾演艺中心,原在剧中饰演女主林雨霏的袁媛要提前返回合肥参加重要会议,“女二号”邬云临危受命,担纲饰演“女一号”。

“凌晨5点接到紧急任务,脑袋完全是懵的。因为这次演出是剧院年后首次出省演出,压力再大也得上!”邬云说。留给她的时间只有2天,但从唱词、念白、身段到舞台调度,邬云都高质量完成了,演出大获成功。

一部完整的作品呈现在舞台,短则需要1个至2个月、长则需要2个至3个月的排演,而邬云短时间能“拿”下女主角,并非一朝一夕功夫能为之。

“我坚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邬云说,14岁才开蒙学戏,没有童子功,就得多用心,多练习,老师们、同事们排演的时候经常站在一旁揣摩、学习。

在人才济济的“省黄”脱颖而出谈何容易,邬云戏一场接一场演,奖一个接一个冲,对于艺术之路,她一直很清醒,“我是幸运的,成长在‘省黄’这样的大家庭,领导、老师树立榜样,同事们总是给我加油打气。”

身为“小梅花”剧团团支部书记,邬云从来都是践行“身教大于言传”的理念。“戏曲的传承需要见行动,这也是咱们剧院的传统,以身作则孩子们自然看在眼里,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接不了‘传承’这一棒。”邬云说。

配图:邬云《龙女》饰演云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