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美国《侨报》第644期)
来源: 2019-06-14 14:02:04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创新激活新动能 品牌实现加速跑

淮南市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侨报讯】近年来 , 淮南市始终坚持以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主攻方向,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以商标品牌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 , 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 全市品牌建设呈现出“品牌数量逐年增加、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 为淮南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淮南牛肉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如何申报?有哪些手续?在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针对负责人提出的问题,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的专家详细讲解了两种地理标志的申报途径、申报条件、申报方法。淮南市以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为重点,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水平,专利工作快速发展。省考核指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提高,截至2018 年底“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5.4 件,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

几年来,淮南市共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安徽省专利金奖 2项,安徽省专利优秀奖 6 项。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3 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 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 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 11 家。

2018 年 8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文,认定淮南万泰电子股份 有 限 公 司 第 3969720 号“图 形”商标为驰名商标。同年,安徽新骏士箱包有限公司的“新骏士”商标及寿县如今食品有限公司的“瓦埠湖”商标,申报了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 ;“寿州紫金砚”和“大通蘑菇”申报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淮南市商标申请量 3995 件,有效申报持有量为 9872 件,创历史新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近年来,淮南市把实施商标战略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培育和发展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有力抓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产品品牌化、品牌名优化”为中心,打造了一个商标品牌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县域经济提升有机融合的良好机制。今年一季度,淮南市商标申请数为 973 件,核准数为 1068 件,商标持有量为 10865 件。

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淮南市不断加强商标管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让淮南品牌建设实现“加速跑”。 (柏松 汤宁)


宣城市春茶稳中向好 产销两旺

【侨报讯】日前,记者从宣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春茶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市场反馈稳中向好,名优茶销售形势普遍好于去年。

宣 城 市 年 初 茶 园 面 积 40.25万亩,同比增长 7.02%。春茶总体增 产 增 值,预 计 产 量 12005 吨,增长 5.91% ;产 值 13.19 亿 元,增 长17.45%。其中,名优茶增产增值明显,产量 4457 吨,增长 5.97% ;产值12.44 亿元,增长 18.68% ;大宗茶产量 7548 吨,增 长 5.88% ;产 值 0.75亿元,稍有增长。

据分析,今年春茶增产增值,与天气状况、生产成本平稳、需求旺盛等因素相关。

去冬今春和春茶生产期间,宣城市未遭遇冰雪冻害、高温晴热、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采摘前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春茶开采时间与正常年份相比推迟 4 天左右,对前期产量略有影响,但较往年影响不大。

采工紧缺和工资上升已成为部分茶区名优茶产量的制约因素。与往年相比,采工持续紧缺。茶叶加工人员工资、农资、加工燃料、运输等生产成本略增,加工用电、包装等生产成本基本持平。综合计算下来,生产成本略增,但总体尚为平稳。

在产量方面,2016 年左右新发展的 3 万亩黄茶、白茶进入投产、丰产期,有效增加了宣城市春季名优茶产量。丘陵茶区早芽良种茶园采制时间延长,产量有一定增长 ;黄茶茶园采制时间延长,单产增长明显 ;丘陵茶区第一轮机采茶鲜叶,单产普遍增长 6% 左右。总体而言,春季茶叶产量有所增长。

同时,根据市场反馈,主要茶区内销名优茶销售形势普遍比去年好,需求旺盛、销售喜人。春茶、特别是内销名优茶总体价格水平有一定上升 :丘陵茶区早芽茶价格稳中有升,黄茶价格上升 10-20% ;白茶价格回归理性,高档白茶价格略有下降 ;山地茶区品牌名优茶价格同比有所上升。

近年来,宣城市以名优茶开发为重点,以茶叶精深加工为延伸,突出抓好基地建设、品质提升、品牌培育、龙头壮大四个关键环节,振兴茶产业。 (谭艺莹)


扬皖所长 施展“安徽作为”

【侨报讯】一个几毫米见方的方盒,一侧焊装了直径在 2.5 毫米至2.8 毫米之间大小的蓝宝石光学窗口。这块不到 0.3 毫米厚的蓝宝石外围还要镀上纯金,能够耐受 400℃高温焊接,前后经历 30 多道工序。方盒内部再集成芯片等元器件,就可以制成 100G 的光通讯模块,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基站建设。

研发制造这种光通讯窗口的苏州晶鼎鑫光电科技公司,是合肥芯欣智能公司的子公司,也是中国国内首家具备大规模蓝宝石光窗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

“这里不仅有先进的制造设备,更核心的技术能力体现在制造工艺的精准掌控上。”芯欣智能创始人、总经理周东平说,技术的领先为公司赢得了核心竞争优势,把握住了5G 商用加速的机遇。今年以来,产品出货量已经增长 50% 以上。

以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中国长三角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长三角区域内各地要充分认清各自在产业布局上的优劣,注重相互取长补短,让各自的长板更长,才有能力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在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看来,长三角区域内各地的战略优势产业要注重主动对外进行辐射,实现 1+1>2的协同效应。

周东平最初在上海创业,后来相继在苏州、合肥两地创设分公司。最终决定在合肥设立公司总部,目前正筹划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光电产业园项目,正是看中合肥拥有良好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以及相应的技术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优势。

总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钛能科技股份公司同样看中了合肥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这家数字经济领域的“小巨人”,致力于依托在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融合物联网技术,构建云平台,提供水利、能源等行业智慧解决方案。

扬皖所长,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安徽省内外各类领军企业正在共同携手,为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积极施展“安徽作为”。 (胡旭 郑莉 夏胜为)


流程再造 蚌埠市“三天开办企业”成常态

【侨报讯】近日 , 蚌埠市政务服务大厅企业登记综合窗口的打印机内 , 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被打印了出来,企业经营户朱杨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这张营业执照。“以前最少要跑两三趟 , 现在哪怕人不到也能拿。”朱杨说 , 自己准备开办一家药店 , 头一天下午在网上递交了材料 , 第二天上午就有人通知可以来领取或寄送营业执照。“从办理到拿照 , 总共就一天 , 特别方便。”。

企业开办从原来的 10 天变成现在的 3 天 , 营业执照的领取从原来的三天变成了现在的一天。朱杨感受到的变化 , 正是由于今年以来蚌埠市大力推行的“一窗受理 , 并行办理 , 三日办结”。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对 2018 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 ,蚌埠市作为安徽省唯一地区被列入2018 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名单 , 受到督查激励 , 获得相应的奖励支持措施 , 就与这项改革息息相关。

“一窗受理 , 并行办理 , 三日办结”, 是蚌埠市针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所做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原本企业的开办需要“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四个环节 ,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局、信息办、税务局、公安局、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等多个部门 , 群众在开办企业时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 , 在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要经过一定的流程 , 耽搁一定的时间。

去年 , 蚌埠市出台了《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方案》, 将这四个环节作为“一件事”来看待。群众开办企业时 , 不用再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跑 , 一套材料一套材料去交 , 只 要 通 过 一 个 窗 口 , 递 交 一套材料 , 通过“一道门”就可以完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结企业设立登记后 , 并行向后续的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环节推送信息 , 刻章店、商业银行、税务部门从接到数据推送起同步受理、同时办理 , 市民“最多跑一次”。同时 ,蚌埠市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埠分厅搭建了企业开办旗舰店 , 通过“一张网”, 群众甚至不用到大厅 ,只要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就可以完成企业开办事项。

“我们对企业开办流程进行了梳理 , 由过去的串联式审批 , 变成了目前的并联式审批 , 用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 , 切实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 三天开办企业已经是常态。”蚌埠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罗万江说 , 由于对企业开办流程进行了大胆改革 , 去年在安徽省营商环境监测调查中 , 蚌埠市“企业开办”指标获得满分 , 排名安徽省第一。

“‘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从市场监管、税务、人行等部门延伸到了商业银行、公章刻制单位 , 大幅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 , 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 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 去年 ,蚌埠市全年新登记企业 10820 户 ,同比增长了 21.6%, 今年 1 至 4 月 ,全市新登记企业 3916 户 , 同比增长27.1%。截至目前 , 已有 4492 户企业通过网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办结企业开办手续。

今年蚌埠市将加速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改革两项国家市场总局部署的试点工作 , 进一步优化提升信息共享平台 , 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 个环节“一日办结”。(顾楷)


砀山县荣膺“中国果业之都”

【侨报讯】近日,中国品牌保护与发展峰会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年会在宿州市砀山县举行。会上,砀山县荣膺“中国果业之都”。

近年来,砀山县加强果蔬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积极实施“数字果园”创新工程,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注入水果产业,建立水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水果生产全程管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砀山酥梨和砀山黄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砀山酥梨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 190.64 亿元,成功入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

今年,砀山县又创新打造“一号梨园”行动计划,在全县水果核心产区选择集中连片优质梨园,全面打造集“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农旅相结合”为一体的砀山“一号梨园”,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砀山酥梨区域品牌价值。(李艳龙 何雪峰)


阜阳市小麦亩产再创安徽新高

【侨报讯】近日,在中国“寻找小麦高产品种”活动中,经专家组实地测评,阜阳市颍泉区安徽新世纪农业科研基地“烟农 999”小麦亩产达到 818.6 公斤,为目前安徽片区最高产量。

当天,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丁克坚等专家组成员一行就“烟农 999”小麦品种进行了实打验收,经过详细测产,最终得出亩产结果为 818.6公斤,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烟农 999”是由烟台市农科院、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王江春博士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在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实打验收中亩产达 817 公斤,创造了中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今夏,阜阳市“烟农 999”良种小麦面积 50 万亩左右,亩产可比往年高 100 公斤左右。(冯启俊 赵铭威)

    相关新闻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5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