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42期)
来源: 2019-06-27 14:09:14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滁州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绿色是滁州这座城的底色,绿色是滁州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绿色更是滁州人孜孜不倦的追求。2018 年,滁州市吹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号角,紧紧围绕“打造江淮绿色门户、醉美山水”发展战略,全力构筑四大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 36.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1.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88 平方米……多项指标体系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要求。一个林城相融、山水相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正向着滁州人阔步而来。

建设生态体系 打造宜居城市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四大体系 之 首 的 城 市 森 林 生 态 体 系, 滁州 市 把 推 进 林 长 制 改 革、 林 业 增绿增效行动与创森工作有机结合。两年来,全市共完成造林 66.87 万亩,完成森林抚育 173.1 万亩;创成 省 级 森 林 城 市 2 个、 森 林 城 镇37 个、 森 林 村 庄 211 个, 建 设 森林 长 廊 示 范 段 273 个、 总 长 度 达863 公里。

城区绿化提升与否,是体现一座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滁州城区先后完成了清流河公园二期、北湖湿地公园、城南湿地公园等绿湖项目,对中都大道等主要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新建和提升绿化面积 820 万平方米。同时,对现有 136 万亩湿地实施保护修复。

建设产业体系 实现富民增效

优化林木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力量,搭建林业产业平台,成立协会“抱团取暖”……这些举措为滁州市林业产业发展增添后劲,真正迈上富民增效的道路。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滁州市聚力发展“七大产业”,重点培育“三树两木”,新建改造“三树一苗”面积达 118 万亩,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 35 家,省、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 30 个,全市林业总产值达 421 亿元。

滁州市搭建了“苗盟”网、华东苗交会、产业协会等平台,推进林产品销售电商化;先后在来安县举办三届华东苗木花卉交易博览会,2018年吸引 300 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成交额 1.5 亿元。

建设文化体系 彰显滁州特色

滁州市出台办法对全市 277 株古树名木实施精细管护,拿出专项管护资金,古树名木保护率达 100%。大力推广市树市花,先后培育市树琅琊榆苗木 10 万株,并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广泛栽植,市花滁菊已栽培 2 万亩。开展各类林地建设活动,建设“八一林”“巾帼林”等各类纪念林基地186 处,丰富了城市的生态文化。

建设支撑体系 保护森林安全

滁州市积极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森林城市支撑体系,实施网格化“护绿”,划分“三防一打”护绿责任网格 1505 个,开展森林资源督查、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等五大专项行动,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实施信息化“管绿”,执法管理实现信息化,行政服务实现信息化。实施市场化“活绿”,探索发放林木所有权证 2659 份,贷款 5.9亿元,探索国有林场“一场两制”发展模式,未来五年将新造和培育珍稀树种 16.6 万亩。(王琼)


阜阳市秸秆综合利用实现“蝶变”

2018 年秸秆综合利用量 750 多万吨

皖北随处可见的农作物秸秆,高大上的二氧化硅新材料,在科技魔法棒的催化下,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事物实现了转化。在 6 月 17 日 ~18 日举行的 2019 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有不少类似的神奇“蝶变”在阜阳馆内上演,阜阳造的秸秆综合利用产品吸引了参观者和客商的眼球。

秸秆变身新材料

阜阳馆内,参展企业安徽进化硅纳米材料科技负责人邵进指着一个精美瓶子装着的白色粉末介绍说,这个名叫二氧化硅的新材料目前广泛应用在橡胶、工程塑料、陶瓷、生物医学、光学、建材、树脂基复合材料改性中,而它的原料就是随处可见的农作物秸秆。

“我们牵手北京化工大学,历时七年,完成了产品的研发和中试。”邵进介绍,主要以农作物秸秆发电的废弃物秸秆灰为原料,生产生物基纳米二氧化硅。产品综合性能可达到甚至超过国内外市场上常用的白炭黑产品的技术要求。

目前,安徽进化硅纳米材料科技已建立了 15 万吨 / 年碳化法二氧化硅示范生产线,预计明年能正式量产,实现秸秆的高值化利用。

阜阳造秸秆产品受关注

本届博览会上,阜阳市有 15 家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带着 42 个产品在阜阳馆参展,同时,还有 20 家企业参与安徽省馆展示。

在以“新技术、新创意、新产品”为主的核心展区内,阜阳宏桥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秸秆板材加工而成的房子和桌椅、床等产品设计精巧、生态环保,引起了众多客商的兴趣。

企业负责人介绍,三吨秸秆能压制一立方米无甲醛粘合剂板材,广泛用于白酒包装、工艺品雕刻和建筑、装饰板材等领域。目前,公司设计板材生产能力 2 万立方米,年利用秸秆10 万吨,销售收入 1.2 亿元。

在阜阳馆,通过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发酵后做成营养基料后,培育的虫草、红托竹荪等食药用菌备受青睐,其实现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循环,引起了来自美国、德国的客商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推动秸秆高值化利用

博览会期间,阜阳市企业还参加了项目推进暨集中签约仪式、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院士高峰论坛、产业技术与资本对接会等,集中推介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11 个,签约项目 28 个,签约总金额达 43.1 亿元,为阜阳秸秆综合利用积蓄了动能。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快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8 年, 阜 阳 市 秸 秆 综 合 利用量 754.13 万吨,占可收集秸秆的94.8%;秸秆产业化利用 297.33 万吨,占可收集量的 37.38%,较上年提高10.9 个百分点,综合利用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阜阳市将构建长效机制,加大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让秸秆有去处、由废物变资源,让企业有利润、农民得实惠。(徐风光 郭海洋)


安徽外贸稳中提质趋向多元

今年以来,安徽省外贸稳中提质增速快。记者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一季度,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1098.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远高于同期中国 3.7% 的整体进出口增幅。进出口增速居中国第10 位,快于全国 8.9 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排名中国中部第一。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季度,安徽省一般贸易进出口 796.3 亿元,增长 13.6%,占外贸比重 72.5%。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 226.2 亿元,增长 12.5%,占比 20.6%;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 54.9亿元,下降 3.7%。

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强劲,经营主体自主发展趋势更趋明显。一季度,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 509.1 亿元,增长 27.8%;民营企业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 90.4%,在各类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321.9 亿元,增长 5.2%。

从市场看,进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拉美等市场贡献最大。一季度,对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市场分别进出口 205.2 亿元、70.5 亿元和 58.7 亿元,分 别 增 长 51.3%、36.2% 和 23.2%。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 245.8 亿元,增长 8%。

从商品种类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出口较大。一季度,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 351.3 亿元,增长 17.4%,占出口总值的 58.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59.6 亿元,增长9.1%。(王恺)


郑阜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近日,在郑阜高铁阜阳西站北侧跨 345 省道连续梁,随着最后一对500 米长钢轨平稳落在无砟道床,标志着郑阜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郑阜高铁北起郑州南站,经河南郑州、开封、许昌、周口,进入安徽阜阳,接入商合杭高铁阜阳西站,线路全长 277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

郑阜高铁安徽段铺轨于 4 月 16日在界首南站正式启动。铺轨施工单位中铁一局克服昼夜温差大、曲线多、半径小等困难,配备了自主研发、中国首创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利用北斗卫星、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确保长钢轨运输安全正点到达铺轨现场。

“为确保郑阜高铁年底通车运营,我们一直在加班加点赶进度,最快时每天可铺轨 11 公里。”中铁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6 月 11日,全线共完成正线铺轨 528.222 公里(双线),站线铺轨 25.4 公里。

按照计划,年底前,郑阜高铁和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将正式通车运营;明年 6 月份,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南段将通车运营。

值得期待的是,两条高铁通车运营后,阜阳至郑州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 5 个小时缩短至 1 个多小时,阜阳到合肥从原来的近 3 个小时缩短至不足 1 个小时,阜阳到杭州则只需要 2 个多小时,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加速皖西北与江浙沪的沟通与交流。(张凯培 李慧钦 李文斌)


芜湖市大数据产业园启用

近日,芜湖市大数据产业园揭牌并签约一批大数据产业招商项目。

2017 年 8 月,芜湖建成安徽省唯一的中国电信集团级云计算中心。中心占地 25 亩,投资 5 亿元,按照国际 TIER4 标准、工信部 A 级机房标准建设。中心出口带宽 1200G,2000 个 标 准 网 络 机 架, 存 储 能 力1200PB,成为中西部省份唯一建设在非省会城市的五星级(最高等级)云计算中心。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芜湖市推进中国电信集团(安徽芜湖)云计算中心扩建并依托建设芜湖市大数据产业园,打造中国目前唯一的“政府搭建平台、电信投资建设、企业拎包入驻”的数字产业发展“芜湖模式”。

芜湖市大数据产业园一期集数据存储、计算和产业孵化、配套办公为一体,提供三重供电保障,智能化安保服务,并配有健身场所、网球场、会议室、培训室等基础设施。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等大院大所,以及旷世科技、360 企业安全等知名大数据运营企业已陆续入驻。此外,已经启动的二期项目建筑面积约 4 万平方米,设计机柜 5000 个以上。(沈宫石)


    相关新闻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5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