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583期)
来源: 2019-07-04 09:59:05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专精特新”小块头焕发大能量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安徽 省 经 信 厅 获 悉, 目 前, 全 省累计培育认定 2199 户 “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仅占安徽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11.1%,却贡献了 18.2% 的主营业务收入和 20% 的利润,小块头焕发了大能量。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中国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配套专家”“单打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在汽车、家电、食品等千亿支柱产业中,一批“小而美”企业成为完善产业生态链的生力军;在量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中,一批“小而尖”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源头。

根据安徽省企业生产运行分析系统监测,目前有 2125 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填报生产运行数据。截至 2018 年底,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资产已达 4375.6 亿元,同比增长 10.5%;吸纳就业 41.8 万人,同比增长 8.9%;2018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627.8 亿元,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 317.4 亿元,同比增长 14.8%,呈现资产、就业、收入、效益全面上升的良好态势。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 60% 以上,在细分市场领域位居中国前十或安徽省前五。在重点领域上,从制造业向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

截至目前,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 3000 余项,拥有 145 个“中国驰名商标”和 740个“安徽省著名商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户均比例超 3%,户均拥有发明专利 5 件,涌现出1544 户高新技术企业,14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50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吴量亮)


淮南市凤台花鼓灯展映国家图书馆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淮南市凤台县文旅体局获悉,凤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邓虹及其花鼓灯作品,于6 月 23 日和 30 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展映。

据悉,安徽省仅有邓虹——花 鼓 灯( 凤 台 花 鼓 灯) 和 邵 传富——灯会(肥东洋蛇灯)两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图书馆展映。

2018 年 6 月,首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这是自 2015 年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启动以来,首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映月通过影像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技艺、记忆与生活故事。

今年 6 月 7 日至 7 月 7 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二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开播,共挑选了 31 部关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纪录片作品展映,作品涵盖非遗十大类别中的八个,包括安徽的凤台花鼓灯、贵州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浙江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江苏的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青海的热贡艺术等。这些作品是各地非遗保护工作者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影像记录和文献收集工作的成果之一。(孙玉宝 常开胜)


宣城市“千年寿纸”书写盛世华章

【本报讯】“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不仅有着“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千年记忆。

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宣纸行业实现了从散兵游勇式的家庭作坊生产向标准化生产的华丽转身,开启了技艺传承、企业发展和产业兴盛的时代新征程。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泾县榔桥镇乌溪村的中国最大文房四宝生产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年产宣纸 600吨左右,占宣纸行业产量 80% 左右,是中国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和手工造纸领袖企业,被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走进繁忙的捞纸车间,迎面一排五个捞纸槽,每槽两位师傅紧密合作,用手中竹帘在纸浆中轻舀两下,一位师傅抬起帘往槽外轻巧一掀,一张“纸”就完完整整落了下来。 “捞纸,可以说是一百零八道造纸工序里最难的了。‘一帘水靠身,二帘水护胸’,看似简简单单的两帘,却是决定一张宣纸厚薄、均匀度的关键。 ”首批中国“大国工匠”、捞纸工周东红说,“一道上浆,二道求匀。虽然纸浆都是配好的,但往槽里加浆多少都是靠掌帘的师傅。 ”

1985 年,18 岁 的 周 东 红 成为泾县宣纸厂的捞纸工。三十多年如一日,周东红只做一件事,也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像用来拓印或者修复的扎花纸,一刀一百张才两斤八两,每一张都薄如蝉翼,我们的成品率和合格率能够控制在 98%。 ”

“如果说捞纸是‘水深’,晒纸就是‘火热’。焙面温度常年保持在 65℃左右,夏天连电风扇都不能吹。这是纯手工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宣纸制造技艺最精华的部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另一位“大国工匠”、晒纸工毛胜利从 1987 年成为晒纸工,掺帖、蒸帖、浇帖、鞭帖、做帖、牵纸到晒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手工技艺的传承是最难的,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咱宣纸人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每一张纸’。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告诉记者,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铸造了宣纸制作技艺传承的当代传奇。截至目前,他们共培养了 2 名“大国工匠”,4 名中国宣纸大师,自主评聘了100 多名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一举破解了传承的瓶颈难题。

“以前我们只是单纯地造纸卖纸,现在我们要将宣纸文化生态活态化,充分发挥宣纸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进一步打造‘宣纸小镇’项目,促进文旅融合,让宣纸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开拓新时代宣纸技艺传承和宣纸产业发展的新境界。 ”胡文军介绍说,该项目占地约为 2.83 平方公里,立足“宣纸圣地、文创高地、艺术宝地、旅游胜地”定位,将宣纸小镇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升级、业态跨界融合、驱动宣纸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017 年 9 月,宣纸小镇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张敬波 罗鑫)


前 5 月阜阳市进出口 5.6 亿美元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阜阳市商务局获悉,1~5 月份,阜阳市实现进出口约 5597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3.4%,高于安徽省平均增幅 6.5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47024 万美元、增长 12.1%;进口约 8947 万美元、增长 21%。

实绩企业不断增加。1~5 月份,阜阳市新增备案企业 81 家 , 新增实绩企业 23 家。其中,进出口值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 9 家,合计进出口 15570 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 27.8%。

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阜阳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 50637 万美元,增长 16.7%,占比超九成。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3881 万美元,增长 11.5%。

一般贸易增长较快。阜阳市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 43344 万美元,增长 14%,占比为 77.4%;加工贸易进出口 12148 万美元,增长 7.3%。

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多元。阜阳市贸易往来国家为 147 个,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进出口分别增长44.6%、25.9%、15.5%、12.7%、4.5%和 1.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 17625 万美元,增长 22.7%,占比提高至 31.5%。(张凯培 王金侠)


安徽利用省外资金平稳增长

【本报讯】今年 1 月至 4 月,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保持平稳增长,全省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 2641 个,实际到位资金 3450亿元,同比增长 6.4%。

开发区引资势头良好。前 4个月,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 1577 个,实际到位资金 2167.2 亿元,同比增长 21.9%;新建亿元以上项目553 个,项目数较多的开发区主要集中在芜湖、亳州、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实际到位资金911.9 亿元;新建 10 亿元以上项目 68 个,实际到位资金 397.4 亿元。

皖江引资势头强劲,1 月至 4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783 个,实际到位资金 2329.6 亿元,同比增长 11.5%,占全省比重67.5%。皖北六市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 781 个,实际到位资金983.9 亿元,同比下降 5.3%,占全省比重 28.5%。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 1077 个,实际到位资金 1297.5亿元,同比增长 9.1%,占全省比重 37.6%。(郑莉)


以奖代补 以赛带训

黄山市激励技能人才培养使用

【本报讯】近年来,黄山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政策》等一揽子高技能人才培养配套政策。每年拿出财政资金 2500 余万元,专项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近 3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达196 人。

黄山市创新人才培养思路,落实人才激励政策,持续实施技能人才梯次培养发展工程。对就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群体,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普通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对高技能人才,选择具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作为领军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评选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10个,每个补助 5 万元;每两年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成果评鉴活动,对获技术创新成果奖、人才培养成果奖的工作室奖励 5万元。目前,黄山市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 45 家,其中国家级大师工作室 9 家、省级 2 家,成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技术攻关“先锋队”和技能展示“大擂台”。

黄山市制定实施“技能人才15 条”,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和杰出工匠评选,依托建成的 5 家市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多年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其中仅“徽州百工”技能大赛就吸引了 3 万余职工参赛,涉及 51 个职业(工种),共有 254 人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和技术能手称号。同时,黄山市借力世界技能大赛平台,让徽州传统技艺登上世界技能的最高殿堂。

据黄山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技能人才总量达 8.8 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 1.5万人,拥有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87 人、省级以上技术能手 7 人,有 14 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吴江海)

    相关新闻
《魅力安徽》专版(美国《侨报》第6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