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60期)
来源: 2019-11-14 15:22:43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搭登大平台 推动大开放

安徽省再赴第二届进博会

11 月 5 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市盛大开幕。安徽省组成安徽交易团再次赴会,围绕高端制造设备、医疗器械、化工产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进行洽谈、采购,并举办多项自办活动,发布安徽省进口需求、推介安徽省发展成果。

构筑一座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

从首届进博会闭幕到第二届进博会开启,一年的时间,对接合作成果已经在江淮大地快速转化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尝到甜头的安徽企业,今年更是铆足了劲儿,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个开放大平台,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

“去年进博会上,我们与新西兰、格鲁吉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90 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签下了11 个合作项目。”中国安徽(巢湖)进口食品产业园负责人夏阳说,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产业园已经成为上海进博会的延展平台,入驻企业有 30 多家,年底将达到 60 家左右。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他希望借助这个开放大平台,吸纳更多的国外优质企业入驻园区。

“进博会上商机多,不仅拓展了进口采购渠道,也优化了产品结构,进口业务从大宗商品为主逐渐延伸到了消费品领域。”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礼平说,与此同时,他们还成功开发乌兹别克斯坦、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际市场,目前已稳定向这些国家出口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进博会构筑了安徽与国际交流的又一座桥梁,安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安徽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表示。

拓展一条“海货”入皖的大通道

首届进博会期间,开放的安徽敞开胸襟,与全球客商深入开展经贸合作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交金额位居中国前列。

借助进博会的“东风”,去年安 徽 省 进 口 稳 步 增 长, 实 现 进 口额 267.6 亿美元,占全年外贸总额的 42.5%,同比增长 14.3%。其中,机电产品进口 102.6 亿美元,增长17.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79.4 亿美元,增长 27%。

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越来越多的海外优质消费品,通过进博会这条大通道,加速进入安徽市场,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进口农产品 175.3 亿元,增长22.3%。

近年来,为适应外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安徽省聚焦快进快出,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强化大通关建设,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合肥海关的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为 3.25 小时、0.16 小时,时效排名中国第 4 和第 1位,口岸仓储、物流等效率越来越高。

打造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

去年的进博会上,联合利华携旗下多款海外热销的明星产品和中国消费者见面,并在展会期间洽谈了多项业务,并在一年间陆续落实。“你在进博会看到很多海外热销产品,现在都在合肥联合利华工业园实 现 本 土 化 生 产。” 在 前 不 久 的2019 世界制造业大会举行跨国公司对接会上,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告诉记者。

安徽省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对接国家高水平开放新平台,构建安徽省融入世界新载体,助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利用外资 14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其中,制造业引资7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6 个百分点;新引进日本爱信、美国欧文斯科宁、荷兰SHV 能源等 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目前累计 87 家境外世界 500 强企业在安徽省设立 163 家企业。

“我们将借助进博会这个大平台,聚焦基本形成高端化的外向型产业集群、高质量的双向开放格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高效率的开放体制机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更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安徽省商务厅有关人士说。(鲍亮亮)


安徽创新发展指数同比提升 12.3%

安徽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安徽创新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8 年全省创新发展指数为 112.3,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持续集聚、创新产出稳步提升。

构成 2018 年安徽省创新发展指数的 20 个监测指标中,有 18 个分项指标高于 100。2018 年,创新环境指数为 113.1,自 2015 年以来连续 4 年保持 10% 以上的增长幅度,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是创新环境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指数对创新环境指数提升的贡献率达 70%。

此外,2018 年,安徽省创新投入指数为 109.2,连续 3 年保持增长。创新产出指数为 114.6,自 2013 年连续 6 年保持 10% 以上增长。 (胡旭)


第二届世界声博会在合肥举行

日 前, 第 二 届 世 界 声 博 会 暨2019 科大讯飞 1024 全球开发者节在合肥市举行。

本届声博会继续沿用“智汇世界 声动未来”的主题,由主论坛、分论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展、“AI走廊”四大活动项目组成。本届声博会设置了 1 万平方米以上的人工智能生态展区,规划 200 个展位,以展现“中国声谷”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前沿产品和应用,同时邀请包括华为、京东、英特尔、奥克斯、国美等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代表性企业参展。

安徽省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之一,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2018 年,中国声谷实现产值 650 亿元,16 家骨干企业收入突破 10 亿元。截至 2019 年三季度末,中国声谷已有金山软件、神州泰岳、华米科技等 630 余家企业入驻;实现产值约 600 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预计超过 800 亿元。(桂运安)


马钢化工能源板块进军百亿级

针状焦及焦炉煤气提氢项目正紧密推进,预计投产后可形成 20 亿元规模年收;山西焦化合资合作在积极谋划,力争打造 1~2 个焦炭及化工产品深加工基地;马钢本部年收向 30 亿元目标逼近,人均产值将超 500 万元……成立仅一年多的马钢化工能源公司,按照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朝着百亿级的营收目标进发。

化工能源及新材料板块是马钢多 元 产 业 发 展 的“ 后 起 之 秀”。2018 年初,马钢化工能源公司成立,以科学规划指引发展方向,发布《马钢集团化工能源产业 2018 年 -2022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走“规模扩张 + 内涵提升并重”之路,构建本部创新引领、多基地协同发展、板块一体化运营的产业格局,以传统煤化工产业为基础,完善并适度延伸产业链,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2 年,化工能源公司总产值达到百亿元、利润总额 6 亿元。

一年多来,该公司积极布局资源优势地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基地。今年初,其控股子公司山西福马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马鞍山晨马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注册成立,年产 4 万吨针状焦及 30 万吨焦油项目、焦炉煤气制氢项目由此驶入“快车道”,预计明年 6 月均可投产,从而实现马钢在新型炭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新突破。与此同时,抢抓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积极推进山西焦化基地建设。(谈恒成 章利军 杨子江)


宣城市融合发展“非遗 + 旅游”

近年来,宣城市精心谋划、精细运作,聚力打好“非遗牌”,大力创新发展“非遗 +”,开创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非遗 + 旅游”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宣城市加大对表演类、民俗类非遗名录的开发性保护,目前已开发仁里民歌、绩溪秋千抬阁、郎溪跳五猖等十余种非遗演艺类节目。成功申办第四届湘鄂皖赣四省非遗联展及第四届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将其作为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有力提升节庆品位。

“非遗 + 旅游”强化景区品质提升。宣城市引导各类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以非遗项目为核心吸引物的博物馆、文化园等类型的景区。如 4A 级景区宣纸文化园主要展示联合国人类非遗宣纸制作技艺,并且被评定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1月 ~7 月,宣城市 5 个非遗类景区共计接待游客 138.64 万人次。

“非遗 + 旅游”打造特色城市品牌。旌德县宣砚小镇成功列入中国住建部公布的全国特色小镇,宣州区文房四宝一条街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商品特色街区。绩溪县“徽州味·道”特色小镇、“雕刻时光”小镇;宣州区甜蜜小镇(水东镇)、泾县的宣纸小镇等正在建设当中。成功打造“中国文房四宝之城”“中国宣纸之乡”等文房四宝类生产性非遗项目城市特色品牌,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笔、徽墨均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宣砚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目前宣城市文房四宝生产企业超 500 家,文房四宝产业创造就业岗位达 6 万余个,年销售额超 15 亿元。

“ 非 遗 + 旅 游” 助 力 旅 游 产品 推 广。 宣 石 牌 大 道 至 简 精 美 文盒 获 安 徽 省 旅 游 商 品 研 发 大 赛 金奖; 皖 南 皮 影 牌 百 虎 图、 润 泽 牌丝 绸 手 绘 工 艺 伞 获 安 徽 省 旅 游 商品研发大赛银奖;老查记牌贡面、红 星 牌“ 一 日 一 诗 一 日 一 词” 文房 四 宝 获 安 徽 省 旅 游 商 品 研 发 大赛 铜 奖。 宣 城 文 旅 文 创 产 品 文 房四 小 宝 系 列 产 品 荣 获 安 徽 百 佳 文创旅游商品大赛银奖。(顾维林)

    相关新闻
《魅力安徽》专版(法国《欧洲时报》第600期)